分卷阅读45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营里简直拿人当牲口用,他们几个逃回来还不知以后会如何,叫我们现在在村里的千万不要应征。”

郑朔问道:“应征?成都府还要招兵?”

“听他的语气,应该是。”

扈雁儿想了想,“蜀地王煜大败,兵马骤减,也是该征兵了。”

胡豆又说道:“赵大此人颇有侠义,他一边说想要逃出蜀地,一边又放不下他曾经在军营里的另几个兄弟,如今他自己逃出生天,也想把他几个兄弟带回来,可又知是徒劳妄想,心中郁郁。”

郑朔笑着说道:“正巧,我今日在刘夫子家里,那赵大几人前去拜访,就正说了此事。”

扈雁儿问道:“他们几个去夫子家里做甚?”

刘夫子是整个灵泉县有名的人,听说从前考取过功名,如今就在他们吕家庄里面做个教书先生,家里有点闲钱的都送自家娃儿去他家念书。

前几日他兄妹三个初来乍到,想要去镇上找活计,刘夫子听说了郑朔会算数,边叫他到自己私塾里,教小娃儿们学学数术,一月里给他点束脩银钱。

郑朔说道:“赵大几个心中犹豫,再加上是逃兵出来的,心里没个主张,便去夫子家问该怎么办。夫子不光教书教得好,在这附近一代江湖中也有一些名号,人称智灵通,通晓天下事。今日夫子听了他几人所讲,并没应答,只叫他们今晚先把张二安葬了,叫二小子入了土,再来学堂商议此事。”

胡豆点点头,三人对视片刻,都觉得可从这事上做文章,遂又商议一番,而后分头而别。

胡豆去帮忙下葬;郑朔则去了学堂;扈雁儿依旧回吕老汉家,没做完的活得接着做。防染浆制完了,就要刮在布上,趁着这些天没雨时赶紧放在院中晒干。

两个小娘子细心地把之前刻好的一大张替版铺在布上,开始刷浆,吕金娘一边做活,一边犹豫着问道:“我听爹说,胡大哥今年都二十有四了,他自己没个相好吗?”

扈雁儿低着头刷浆,听了这话掩住笑意,“没听过他有什么相好。”

吕金娘抿了抿嘴唇,又问道:“你们兄妹三个从小就在一块,他没和你们说过吗?”

扈雁儿拿了刮板刮浆,“像我们这种没爹娘的,哪里有人会给说亲事?我们平日里虽然是给东家干活,可成亲大事,旁人却不管。”

吕金娘听了这话发了一会儿呆,而后又跟着刮了板,之后把替版揭了,土布拿到院中挂在杆上。

扈雁儿看她神思不属,又说道:“你既然想知道,不如自己去问问他,或者让老汉去问。”

吕金娘被惊了一下,而后面上有些发红,扭捏说道:“这说的是啥子话?哪个想问他嘛……我,唉,我就是随便问哈……”

说完拿了盆去屋里,又看了看小坛子里之前做的染料,又把明日早起来要做的饭菜都看一遍。

扈雁儿看她大晚上的忙忙碌碌,满脸无奈地摇了摇头。

*

夜黑风高,学堂里面有灯火点点,赵大几个人凑到一块,看向面前的刘夫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