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邓十分满意,夸了句张宝好章程。
张奉礼郎笑得眼睛咪咪的,“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福分!”
今晚上还有宴会,如今他们刚刚搬迁燕京,潘邓陛下要大宴群臣。宴会就设在皇宫,离太阳下山还有一段时间,宫女们已经在大殿和还没建好的殿外悬挂灯笼了。
潘邓看了看桌上礼服,一边批折子,一边脚趾头颠颠颠,无他,只因他知道往常这个时候,师叔就要来了。
果然没过一时半刻,门外有人通报,徐尚书觐见,潘邓顿时笑开了,上前去迎他。
徐观进了殿内,潘邓也不办公了,抻抻筋骨和观哥儿出去遛弯。
两人一路往宫外走,徐观说起今日户部的事,潘邓也和他说些宫中事,不过潘邓最在意的还是孩子读书的问题。
徐观理了理小师侄鬓边的发丝,“……燕京虽没有像苏州府纺织小学那样的学校,可宫中也有老师。阳儿也到年纪了,外面小学里面那些识字的课还有浅显易懂的道理已经不适合她了,她也该学些四书五经,治国之道了。”
昭儿的话还可以晚两年,只不过早学晚学都是学,既然退了学,不如和他姐姐一同上课。
潘邓却说道:“我也知道这回事,只是怕他们两个在宫里待久了,身边又没有个同龄人,时日长了小孩没个朋友,心里要孤单。”
徐观笑道:“这还不好办,选些个伴读就是了。”
潘邓这才想起来这一茬,对了,可以选伴读!
潘阳的话给他选一些同龄的郎君和小娘子一齐上课,小潘昭也可以选几个同龄的聪慧孩子,和他姐姐一同上课。
烦恼了一整天的事就这么解决了,潘邓神清气爽,和观哥儿一同上了燕京高楼。
此时日头西斜,已近黄昏,太阳的余晖将燕京整片城池都笼罩上一层温暖的柔光,潘邓坐在栏边向下望去,只见皇宫正在修建,大路之上人来人往,热热闹闹,车马哒哒而过,小商贩叫闹声不断。
徐观也坐在潘哥儿旁边,和他看这幅盛世之景。潘邓坐着坐着又靠到师叔怀里,小风吹着,十分幸福。
夕阳之景异常短暂,二人也没觉坐了多久,微风吹拂之下,天色渐暗,夜幕高悬,燕山府城内的灯一盏盏亮了起来。
市井之内依旧热闹非凡,处处有吆喝声和欢声笑语,徐观下巴拄在潘哥儿的脑袋顶上,两人懒洋洋地靠在围栏边上不想动弹。
又过了好一会儿,徐观说道:“陛下看宫里。”
潘邓扭头一看,只见宫中也掌上了灯,一盏又一盏陆续点亮,把那一片照得明明晃晃的恍如白昼。
“咱们回宫吧,群臣想必已经陆续入了宴席,正等着陛下呢。”
潘邓也笑道:“走吧。”
两人牵着手下了楼,往皇宫走去,他们身后是燕山府欢声笑语,面前又有大越群臣等候,共赴一场盛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