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林家,今天的菜我点了,”他朗声笑着从褚啸臣身侧慢悠悠迈开脚步。
“诸位,不会介意吧?”
第44章 相邻
作为亚联盟数一数二的豪门继承人,褚啸臣愿意赏光前来已是不易,没想到,近日一鸣惊人的小林总竟然一起来了。
当初,有不少人都认定,这位林小少爷只是做做样子,借着褚啸臣的名义,来粤海项目镀金洗白。
可在星持科技的数据被盗风波后,林越峙重回京岚,不仅没有消沉,反而高调官宣,与世界第一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短短数周内便吸引不少顶尖人才加盟,令整个科技圈为之侧目。
趁热打铁,星持又在欧共体的智能能源计划中拿下标段,最近,又传出他们正在对接海市南湾新区的数字政务平台。
一时间,星持以雷霆之势崛起,大家这才意识到,那位不中用的林家老二,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亚联盟的商界新贵。
林越峙一路左右逢源地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每个都像他熟悉的老朋友,直直地朝陈世铭走来。
“哟,陈会长!怎么坐这儿啊?”
他语调一挑,露出几分半真半假的亲近,围着陈世铭的众人几乎下意识散开了条道。
“真不好意思,我要来,没提前让他们跟您说。”
话落,他已经转身,拉开一把椅子,动作恭敬。
“这才是您的位置。”
陈世铭已经入座主位右手边第一位,这也是主宾的位置,但林越峙竟然拉开相隔三个座位的椅子,要他从主宾位移走。
林越峙这做法不合规矩,特别是今天这种政商皆在,讲究礼数的场合,按照陈世铭的资历地位,坐在这里并不为过。
小林总表面说得好听,实际上就是抓住了这局里最大的鱼,有意显示自己在海市的人脉与权力。
陈世铭背后是海市最大的钢铁集团铠鑫钢铁,三年前,粤海大桥项目的审核书一度在陈世铭手下卡住,海市建委以“安全隐患”和“环保评估”做由头,反复要求补充资料,拨款审批一拖再拖。
他这样打压远昌,就是为了让铠鑫掌握更多主动权——粤海大桥全钢结构,就算谈判中多能提0.1个点,利益也不可估量。
审核迟迟不通过,铠鑫又狮子大开口地提高原料价格。一时间,远昌腹背受敌,僵持不下。
谁都以为,褚啸臣会忍气吞声,咽了这点委屈,没想到,他竟然果断出手,买下了西南山区的矿脉、嵩钢集团和海市的朗云港——既保障了粤海大桥所需的原材料供应,又确保了建材运输的畅通,彻底摆脱了铠鑫的牵制。
之后,在林渊霆的斡旋下,粤海项目与军方合作,直接提标,越过市级审核,送到了京岚的首都工程审查委员会。
当时陈世铭势头正猛,有传闻他要升迁至京岚,粤海项目下证之后,这些吹捧的话都哑了火,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众人的眼神都在二人之间逡巡,一时间都捏了一把冷汗。大家心知肚明,林越峙这般当众和陈世铭叫板,无非是秋后算账,报当初卡进度的仇。
他也是要在所有人面前亮明态度,让那些明里暗里想从远昌咬下一块肉的人再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比建委陈会长更能扛。
而再看远昌其他人,两位副总缄默不语,站在褚啸臣身后。
等着真正的主人发话。
ALpha交叠长腿,接过侍从递上的菜单,翻了几页,似乎才注意到这边的骚动。
褚啸臣开口,语气露出一种不解。
“陈会长,有什么问题。”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