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扈从汇报也很具体:“属下拿书过去,刚掀开车帘,‘嘎’地一声就睡着了。”
“嘎”地一声……
沈廷鹤已经开始头疼了。
……
从京城到豫州受灾的啟县,走大运河需要七八日,平安一路都在犯嘀咕,乘船南下,怎么会遭到灾民哄抢呢?
谁知官船行至第七日上,突然在豫州荥县的一处码头靠岸。
沈廷鹤从船舱里走出来,便听一位工部官员禀告:“黄河在啟县决口,导致运河水位严重下降,淤塞了上百里,行船受阻,只能下船走旱路了。”
平安恍然大悟。
他们在荥县码头便转乘车马,往省城而去。
运河两岸经济发达,百姓虽算不上安居乐业,但也还算富足,而此刻深入内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场景。
一路所经州县屋舍破旧,生民疲敝,道路泥泞不堪。
更不要说从受灾县逃出来的流民,他们面容枯槁,衣衫褴褛,四处乞食,饿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连钦差的车队都敢追随乞讨。
心情一下子就沉重了。
w?a?n?g?址?发?B?u?页????????ω???n??????2???????????
沈廷鹤面无表情地下令驱逐。
他不能施舍任何食物,那不是救人而是杀人。
平安看着车窗外越聚越多的灾民,不由心惊肉跳,人在饥饿时没有理智,幸而他们的车队由锦衣卫层层护卫,否则真的会遭到哄抢。
进入荥县县城,在此处就藩的赵王听说堂侄要来,已经派人等候在城外了。
赵王的父亲是珉王祖父的堂兄弟,自认为与今上还算亲厚,主动承担起接待钦差的任务。
而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赵王府给珉王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府内钟鸣鼎食,美婢如云,一道菜恨不能用十几只山雉提鲜,一道饮品要用十斤上好的糯米和粟米提炼,比皇宫里奢靡得多。
比起城外流离失所的灾民,简直荒唐可笑。
原来这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到封地逍遥快活”,这与蛀虫有何区别?
十数年后,李泊言整饬宗室大肆兼并的问题,首先拿赵王开了刀,这是后话。
第108章 总要有人第一个尝试吧……
离开赵王府,一行人往啟县赶去。
天灰蒙蒙的,下着淅淅沥沥的雨,灾情远比沈廷鹤想象的更严重,黄河决口数百步,三日前刚被堵住,又被洪水掏出一个洞,浑浊的巨浪裹挟着碎石泥沙,如猛兽般咆哮着涌出决口。
平安穿着雨披,踩着木屐,走在泥泞湿滑的大堤上,直感到脚下的堤坝都在震颤。
堤坝上不能站太多人,只能带两个锦衣卫上堤保护珉王,平安一下子担心起来,汛情凶险,如果有人扮作民夫冲上来袭击珉王,会一起跌进洪水里,连尸体都找不到。
想到原书中对珉王的描述,他不禁揣测,珉王后来的惨状,不会是璐王害得吧?
正在出神,知府、知县带着一众左贰杂官踉跄奔来,前来拜见钦差,沈廷鹤皱眉沉声道:“汛情当前无须多礼,上堤吧。”
“是。”
堤上一位披着蓑衣的官员正在指挥抢险,嘶哑的声音穿透怒吼的涛声:“沙袋!”
县里的青壮民夫便腰系麻绳,结成一堵人墙跳入齐腰深的泥水,喊着嘹亮的号子,奋力将岸上传递过来的沙袋扔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