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平身吧。”皇帝道:“给凌卿家赐座。”

吴用搬来一个锦墩。

“臣不敢。”凌砚道。

“让你坐就坐。”皇帝道:“朕今日叫来平安,是想原原本本地听听你的事迹……这些年,你不容易。”

平安心想,原来他是一只猹,还是御猹。

“臣……”凌砚听了这话,不自觉地哽住。

“朕听说你想用血肉之躯,铸一把斩杀奸佞的利剑?”

凌砚心里一紧,汗颜道:“臣……臣当日神思恍惚,出言无状,并非臣的本心。”

皇帝却道:“有时候,神思恍惚反而更能体现本心。”

凌砚闻言不安地站起身,心中暗道,怪不得大家都恨锦衣卫,明明救了他两次,一点感激之情都生不出来。

却见皇帝招手让他坐下,对身边侍立的少年道:“平安。”

“在呢。”

“朕考你一篇功课。南宫适以言行谨慎、处事智慧著称,孔子是如何评价他的?”

平安不假思索道:“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是说南宫适德才兼备且懂得机制变通,可以在政治清明时施展才能,也能在黑暗乱世明哲保身。”

“说得好,”皇帝道,“卿之德才堪比南容,却未能明哲保身,并非卿不够机变,而是朝廷辜负了卿。”

此言一出,凌砚眼眶微红,这话戳到他心窝子上了,十四年的颠沛流离历历在目,思念爱子的痛苦更是不堪回首。

见他如此,皇帝也有些动容,长长一叹道:“只是不知在你眼里,朕算不算有道明君。”

凌砚起身正色道:“陛下圣明烛照,天威振作,修水利、振文教、兴武学,令奸臣伏法,贤才见用,若陛下不算明君,臣仍在岑州充军,又怎会站在此处觐见陛下?

“臣不是趋利避害之人,苟利国家,死生以之,朝廷没有辜负臣,这条路,是臣自己的选择。”

平安听了这话,再次配合着点头。

“卿志向高洁,才能显著,此前明珠投沙,是朝廷的损失。”皇帝道:“朕赐你王命旗牌,代天子行权,可节制辖区文武,督抚调遣各部军队,逆伦重犯四品以下可先斩后奏。朕将齐州的军民百姓托付于你,愿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凌砚下拜叩首道:“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这样大的嘱托,自然少不了封妻荫子,皇帝当即封其妻子许佑娘为三品淑人,其子凌瑞不必再经过庶常馆考选,直接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凌砚却拒绝了对儿子的封荫,说凌瑞年纪尚轻,眼下在各部观政,学习实务,希望陛下再给他一年时间。

这倒令皇帝颇感意外:“那就给他一年时间,平安,你记性好,到时记得提醒朕。”

陈?备忘录?平安恭声应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