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下来的荀爽,直接被两人迎了上来。一个是刚从北方折返回来的荀攸,另一个,便是尊奉陛下的命令留守洛阳的荀彧。
哪怕他自踏上洛阳的土地后,就已有种冥冥之中的直觉,似他这般年迈之人,又经过了这样的磨难,或许已不剩了两个春秋,但眼见面前分属两辈的荀家子侄如此出众,又已在陛下的面前各自担负重任,荀爽又忍不住迎着洛阳的秋风,望着眼前并未因战事发动而遭逢惊变的洛阳土地,发出了一句真心实意的感慨。
“洛阳,正是收获的好时候啊……”
第132章 (正文完结)
多好的时候呐。
战事的开端,因送至洛阳的军粮,被提前在了秋收以前,而战事的结束,又恰在这秋收之时。关中遗毒将除,洛阳正值丰收,好一派让人见之欣慰的景象。
“我曾经都要以为,自己无法回来了。”荀爽一手拄着拐,在荀攸荀彧的陪同下,趁着秋日里已不复热烈的日光,缓缓走在洛阳的郊外。
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转头对着荀攸道:“当时从这里离开的时候,我就在想,幸好我让你去河东探查情况,总算没让我拖累了你。”
“叔祖何必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荀攸察觉到,他说出这话的时候,荀彧忍着笑意,向他投来了意味深长的一眼,但荀攸愣是顶着一张稳重的脸,权当没收到这份调侃,继续答道,“一切都已归于正轨了。”
荀爽哈哈笑道:“这正轨,也太热闹了些。你们是不知道,我们这些人先从长安回来的时候,剩下的那帮人都在做什么!”
陛下当庭宣布,被劫去长安的官员不是被救出来了就能光复原职,而是还要经过一番考试,引来了议论纷纷。
起初,是有些抗议的声音,但一来不敢发出在明面上,二来也因说出无用,便渐渐彻底销声匿迹。
毕竟,军政大权都在陛下的手中,民心也在陛下这边,还没有权臣外戚干政,没有宦官仗势,他们能说什么?
不过是借着熟人的门路,打听打听究竟要考什么罢了。
司马防和蔡邕原本算不得关系亲厚,但现在可说是有了同一种负担——
他们不仅自己不晓得要如何考,还要被同僚打探情报,于是这会儿哪敢光明正大出行,干脆绕着小道走了,倒是荀爽,借了刘协卢植的顺风车,先一步赶回了洛阳。
荀彧闻言摇头道:“他们这样,并没有用处。按照陛下的计划,朝廷有司,会暂分三省六部,外加一路单独的司法监察,令官员各司其职,彼此协作配合又相互监督。与其去问考什么,不如问问自己最擅长什么。”
“如今也已不是先帝那钱财能买官,还能通过保傅乳母、宦官宠臣走通门路的时候了。看那中山甄氏,为陛下贡献米粮十万余石,换来的也只是减免半价数额的税赋,以及多出两个直接入读太学的名额而已。”
“若是非要说陛下有所偏爱的话,也就是那些河东时一道起兵的元从,可若是跟他们这些人攀关系……”
……
“没用的。越是草莽出身的人,也越容易知道谁是真心的,使君信不信,这些人若是找上黑山白波打听消息,除了能被骗去当一阵教授习字的老师,大概什么也得不到。”郭嘉懒散地翻阅着从关中送来的战报,向一旁的刘备闲聊一般说道。
刘备温厚地笑了笑:“奉孝是在说洛阳随后的情况,还是在说荆州?”
“哈哈哈哈,我可什么都没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