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贝尼特斯闹到不可开交。
上辈子她也听到过不少消息,阿隆索在皇马坚定地做“挺穆派”,和C罗、拉莫斯、卡西等一众“倒穆派”主力球员格格不入。
在14年世界杯后,放话将国家队毫无斗志的球员们批评了个遍,然后不顾主教练苦苦挽留,毅然退出国家队。
不声张不喧哗的成熟魅力只是表象,阿隆索的内心里有着近乎冷酷的理智,还有一个生来就没经历过失败的天才的自负。
图南这么紧迫的用她强大的分析能力研究阿隆索的性格,纯粹是因为——刚才,她拒绝了阿隆索的求爱。
阿隆索看起来没有生气,只是有些意外,或许在他的头脑里,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被拒绝这个选项。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男人善于把女人判定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正如人们把奴隶和殖民地的土著当做大孩子,“孩子”从小所处的环境毋庸置疑是接受他人赋予的真理。
“为什么不想成为我的女朋友?”
图南悄悄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去面对坐在沙发上的阿隆索,在心里已经准备好一场关于意识形态的激烈辩论了,“前提是你能变成我的男朋友。”
“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你成我的男朋友什么也不会失去,而我成为你的女朋友则相反,他们会将一个有影响有名望的男人——也就是你的价值合并到我的身上。”
哈维.阿隆索的事业摆在这里,未来他只会越来越成功,谈恋爱他们根本不可能平等,现在屈服成为球星的女朋友只会让她变得越发狭隘。
不平等的恋爱、优越的物质生活能提供给她享受,却会让她的思想越来越狭隘,俗,太俗了。
假设,让一个男孩经历她即将所处的舆论和思想环境:
每天接受球星女友这个身份强加给他的生活方式,证明他生存的必要资源掌握在男朋友、媒体和爱看球星女友周边报道的球迷手里。
为了配得上“贤惠的球星女友”这个身份,长年累月重复单调机械性的家务劳动,在事业上被男朋友的光环影响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所有社会性劳动都不能带来任何创造性,那么他会自然而然就变成一个他者。
他者是一种可怕的困境,能够消弭主角的意志,让她沦为一个庸俗的人,庸俗的人生怎么配得上她重生的意义?
阿隆索是一个很有把握的男人,当他将想法付诸行动时必然会有所估量,他说出这句话不是真的想要得到答案,他已经预先明白了失败的结果。
但他被她坚定的头脑、强大的心灵和意志所吸引,想要激她继续说下去,“我会补偿你,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你能给我什么?”
一个主角怎么能等待着别人给她赋予存在任何价值和存在本身,等着别人给,俗,太俗了!主角也不应该被动地从他人手中获得物料的给养,主角就应该是野心勃勃的去争抢这一切。
“你想要得到什么?”
“我要自由。”
阿隆索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她的身边,“不公开如何?我不会让狗仔打扰到你的生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