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徐贞观今日满头青丝盘起,显得格外端庄肃穆。

此刻一言不发坐镇,见二人进屋,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任何其余表情。

今天是严肃认真款的女帝……

“走。”莫愁轻轻用胳膊肘碰了下他,示意不要出声。

赵都安心说我懂,会议迟到,领导又不点你,那就悄咪咪找角落里坐好。

他视线一扫,发现桌案末端,角落处还有个陌生的官员,正握着笔,专注地抄录董太师的话。

“会议记录员……”

赵都安见状,干脆拉了张椅子,坐在他旁边。

将手里的一筐梨子放下,方便等会偷瞄记录好的那部分文字,补一补会议开头的内容。

那名录事官看了他一眼,似颇为意外。

但见莫愁点了点头,便心无旁骛继续专注码字,只当凑过来的两人不存在。

赵都安见状,眨眨眼,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浑身不舒服。

一拍脑袋,在莫愁一脸懵逼的注视中,顺手从录事官手旁的厚厚一摞白纸上,取了一叠,又随便拿了纤细的毛笔。

摆出听领导讲话,记笔记的姿势,顿时浑身舒泰

——感觉对劲了!

这才有闲心去打量那八名“学士”。

果不其然,都是颇为年轻。

虽桌上没有身份牌,但他仍旧按照“座次距离女帝的远近”,将人与名字对号。

“第一才子”韩粥距离董太师最近,是个约莫三十的文士。

穿学士袍,略有些文弱,头发整齐梳在脑后,双眼澄澈,文气极重。

是个看起来温润儒雅的读书人,符合人们对“君子”二字的刻板印象。

世家大族出身的王猷,约莫二十八九,同样的学士袍。

皮肤白皙,一只匀称不沾阳春水的门阀贵胄的手放在桌上,轻轻敲击。

另一只手肘撑着椅子扶手,似在沉思,姿态是在场年轻学士中,最随意放松的。

排在第三的“郭解元”年纪最大,大概三十五左右,容貌普通,属于丢人堆里找不见那种。

气质最为俗气,也是三人中,唯一朝赵都安看过来的。

这会双方视线对上,郭解元露出笑容,轻轻点头,然后扭回头,继续专注于会议。

这时,随着董太师重申基调,众人又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太师所言极是,然吏治败坏已久,依我之见,若要整治,重点还在‘贪腐’与‘冗官’二字上。”

“裁撤精简如何?”

“不妥,冗官乃当初先帝为分散地方官权力,而拆一官而设二员……到如今,看似冗余,实则事干能吏匮乏,若裁撤,岂非自断臂膀?或可高俸以养廉?”

“国库亏空巨大,还急着填窟窿,哪里拿的出?不若恢复祖制,严刑峻法,虽长久无效,但短期可行……”

“……积弊皆在吏部,也该在吏部解才是,哼,还不是李彦辅的遗毒?”

一群青年学士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谈及相国,也是直呼其名。

这让赵都安有些意外。

而更意外的,还是面对这几乎如菜市场般热烈的讨论,无论是董太师,还是女帝,都没有半点阻拦的意思,反而乐见其成。

这就有点意思了。

第一天商讨国事,就进入状态了……这才是讨论真问题的气氛啊,而不是一板一眼地依次汇报,没说一句话,都要看领导脸色斟酌……

且不谈其他,赵都安对修文馆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当然,或许也是这群年轻的学士太想一展抱负,憋了太久了。

今日女帝亲临,令其畅所欲言,一个个表现欲旺盛。

“朝廷吏治很糟糕么?”赵都安压低声音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