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他手中,从来不只有张居正这一把武器。

关于如何迅速,且在不动刀兵,尽量不影响朝廷稳定的前提下搞钱,他起初没有头绪。

但在与韩粥交谈后,一些灵感清晰起来。

“可是,诸位莫要忘了,我方才说过,为解决钱这个字,我要说两部分,如今才只说了一个。

而下一个,才是缓解燃眉之急的办法。”赵都安笑道。

什么?

还有办法?

这一刻,包括董太师在内,所有人都愕然看向他。

才记起,这武夫酷吏之前的确说过,要讲两部分。

众目睽睽下,只见赵都安转身,亲自换了一张新的白纸。

在屏风上,然后刷刷,写下几个大字:

“白银,商人,资本,市场。”

第170章 为京城镀上一层金箔

夜色渐深,修文馆内,气氛却逐步推入高点。

若说,上午时的讨论,乃是一出群像戏,那今晚这一幕,便成了赵都安的独角戏。

董太师坐在椅中,靠着柔软的锦垫,目光炯炯盯着屏风上出现的字迹。

然而这次,便是他,竟也都有些看不懂了。

“这是什么意思?”没人吭声,但所有人眼神中,都露出同样的含义。

赵都安写完这四个词,转回身,迎着众人视线,笑道:

“方才,我提出了摊丁入亩,徭役等人头税,皆转为以‘白银’结算,这固然省了朝廷许多辛苦,但同时,也有弊端。”

这时,坐席中,那个外貌平庸,擅长财政的郭解元忽然开口:

“银子储备。”

刷——

见众人看向自己,名字颇有几分望子成龙意味的郭解元迟疑道:

“铜比银多的多,以往,各地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真在外头买卖中,用金银的很少。但若朝廷开了以银为税的例子,那日后……只怕,能用的钱会变少……”

赵都安有些惊讶,这名不起眼的学士,竟反应的这么快。

虽说,大虞在“经济学”这一块,属于极为落后,所以郭解元的描述并不准确。

但凭借敏锐的直觉,他捕捉到了这种变化。

“没错,郭学士眼光毒辣。”赵都安赞叹一句。

历史上,张居正改革后,明朝从铜银的双本位,过渡到银本位。

而因为明朝银子储量匮乏,这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经济想繁荣,必须有足够的钱来流通,但如果作为钱的银子不够……就很尴尬了。

而赵都安在之前,查阅了大虞朝的情况。

惊喜地发现,这个世界的白银储量,要比明朝多很多。

这才令他愈发笃定,选用接下来的策略。

赵都安先简略地,为不熟悉财政的其余学士,讲述了下银本位会导致的后果,令他们有了个概念。

而后才道:

“据我所知,我大虞朝的白银其实并不少,但郭学士为何说少呢?

只因为,太多的白银,都不作为货币流通,而是被遍及各地的士绅,门阀,商人,乃至官员……囤积了起来。

他们会将白银埋在自家院子的地里,藏在库房里,非不得以,不会拿出来……

就如一群老鼠,藏起来白银,然后日常花销只用铜钱……这才是银少,而铜钱多的真相。”

赵都安侃侃而谈:

“所以,我写下白银二字,想说的,乃是用什么法子,让这帮人,心甘情愿地将藏在宅子地里的白银拿出来,花出去。

只有花出去,我们才能想办法,把它弄到国库里,若只是藏着,那郭学士担心的事,就会发生。”

这话一出,众人脸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