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处。
湖亭码头往里,某座紧邻江水的山腰上,建造着一幢幢建筑。
此刻,在最高的一撞楼宇顶端天台上。
鹅蛋脸,文雅大方,有“江南第一才女”之美誉的郡主徐君陵跟随父亲和兄长,一同在此处观战。
身材富态,有“吃货王爷”之称的淮安王徐安手中捧着一架类似望远镜的物件,一端抵在眼眶上,眺望两船之争。
这“千里筒”不是法器,却也最早是天师府出产的物件,后来普及到军中。
以淮安王的能力,自然能拿到,以此弥补目力不足。
“父王,那赵都安竟胆敢直接放箭?徐景隆到底说了什么?将局势导向这般?”
同样持握一根千里筒,观察远处的淮安王嫡子徐千摘下金属筒,难掩震惊。
徐君陵没有用这东西,因为那巨大的水墙,已经庞大到仅凭肉眼就可以看清。
她平静说道:
“徐景隆行事还是有章法的,哪怕挑衅也是控制着局势,但赵都安不会。”
身为兄长的徐千诧异地看向名声比自己还大的妹子:
“你是说,那赵都安面对战船压制,断水流的威胁,却主动放箭挑衅?他当这里是京城?是真不怕横死在这边?”
徐君陵瞥了兄长一眼,望向江上战场的眼神很是复杂,她摇头道:
“因为你没见过赵都安,你若见过,就会知道,徐景隆与他相比无异于跳梁小丑。”
徐千有些不服,正要反驳。
忽听专注眺望看戏的父亲淮安王说道:
“快看!”
第368章 武举一斩
轰隆隆……
江面上骤然抬起的“城墙”,将密集的箭雨弹射下来,纷纷扬扬。
这壮观的景象当即引得那些惊呼声也陆续停歇,转为了惊奇震撼。
赵都安扶着栏杆,立于甲板上,目睹滚滚水墙翻卷不息,一连三轮齐射,竟无一根箭矢能攻破这江水凝聚的“盾牌”。
“好一个京城‘赵阎王’,的确如传言中一般。”
战船三楼,负手立在徐景隆身旁的中年武夫冷声开口:
“我不管宝甲是谁的,既在你身上,就乖乖双手奉上。”
顿了顿,声音转为威胁意味,灰色的眼珠也透出狠厉:
“你那身官袍,唬得住旁人,我却不在乎半分。”
赵都安终于看向身材矮小,一身武功已通玄的青山大师兄断流水,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我向来是个很识时务的,可惜,这次本官代表陛下而来,你这莽夫挑衅我没关系,但你不该挑衅朝廷。”
说完这句话,他挥手制止了仍要继续弯弓搭箭的士卒们,目光瞥向甲板角落,说道:
“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一路走来,他刚好借这个场合,看一看这两名护卫的成色。
话音落下瞬间,黑发遮住一只眼睛,穿青衫盘膝而坐的浪十八豁然一仰头,将手中一碗有“烧刀子”之称的烧酒灌入喉咙。
继而“啪”的一声,手指捏的陶碗四分五裂,他骤然起身,迈步前行时撞的身旁那只巨大的青皮酒葫芦不倒翁般摇晃。
浪十八右手也悄然攥住了刀柄。
这名刀客膝上横着的那柄刀并不长,甚可以说短。
其造型并非中原制式,而是西域传入的“弯刀”式样。
弯刀裹在一只褐色牛皮刀鞘里,出京以来,赵都安从未见其拔出过。
“是!”
浪十八口中吐出简短的一个字,沉腰屈膝,脚下甲板发出“吱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