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火把蜿蜒亮起,绵延向坞堡深处,就像两条火龙盘踞在道路两旁。

一队部曲从正门里奔跑出来,为首者将证明身份的过所与名帖一并交还到裴令之手中,恭恭敬敬道:“郎君请。”

尽管景昭与裴令之并辔同行,这队部曲却本能将景昭当做了裴令之的随行女眷,或许认为她是裴令之的姊妹家眷,并没有多看,只示意她一同入内。

这可能是因为只有裴令之递上了自己的名帖,所以他们将景昭看作随行者。

又或许是因为南方女眷规矩极重的缘故?

景昭倒不至于和他们计较,有些新奇地扬了扬眉,和裴令之一起翻身下马,跟着领路的侍从向内走去。

夜色里,坞堡厚重的城墙与大门像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那些道路两侧的火把则像蜿蜒流下的腥红涎水,平白生出种诡谲可怖的阴冷感。

暖风拂过耳畔,脚下的道路有些凹凸不平,令人走着走着便感觉极热又极烦躁。

景昭问道:“这是要去哪里?”

侍从不意她竟然会开口发问,道:“方才说过的,家主命奴婢请二位过去。”

景昭道:“我知道,但是,正院不该是那个方向吗?”

她抬手指向夜色里远处一个高大朦胧的轮廓。

侍从甚至不用看,就知道景昭说的是哪里,微笑道:“那里原本是外院正院,现在改做了佛堂。”

景昭说:“佛堂?”

她和裴令之对视一眼,在彼此眼底看到了错愕。

崇信佛道的人家再多,也没见过哪家将处理公务、迎宾待客的正院改做佛堂的。 网?阯?F?a?布?y?e?i????ù???ε?n????0?2???????????

怎么,客人来了,先引进去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吗?

看来有这个疑问的客人不少,侍从不等他们发问,已经熟门熟路地解释:“这是老太爷在世时命人改的,老太爷四十岁那年生了一场病,求医问药终究难治,老太爷灰了心,便日日在佛前叩拜,想不到虔心感动佛祖,病竟然慢慢好了。从此之后,老太爷更加虔信佛祖,日日叩拜诵经,又得享十年寿命。家主掌事以后,极其孝顺,不愿改动老太爷生前的布置,便在东院处置诸事,依旧保留了这座佛堂。”

侍从一边说,一边将他们引进了佛堂东边一座阔朗的房舍。

檐下侍从进去通报,很快便出来,请景昭二人进屋去说话。

按照引路侍从的说法,这里才是卢家实际意义上的外院正厅,进得门来,果然见十分宽敞、布置舒朗大气,墙边挂着几幅名家山水,墙角立着一盏描金镶玉的灯。

卢家主走了出来。

他年纪不是很轻,约莫将近四十,面容清秀温文,是个标准的斯文书生模样。

景昭和裴令之早商议过,此刻裴令之上前见礼:“丹阳顾照霜,与世妹拜见治中大人。”

治中是官名,全称为治中从事,本是州官职位,职权不低。但自从晋朝以来,其职权被别驾、主簿共同侵夺,变得有虚名而无实职,只能用来增光添彩,到了齐朝末年,已经是南方高门子弟常用的虚衔了。

往南方世家里抓一把,九州之地,恐怕能抓出来几百个有名而无实的‘治中从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