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官道旁每隔数里,便有一个茶棚。

日光毒辣,茶棚里挤满了人。

山前的茶棚最深处,景昭和裴令之戴着帷帽坐在桌边。

“往哪里走?”

景昭也不知道。

日前,顾白并没能给出庐江王氏疯狂攻击裴氏各处产业的原因,即使景昭二人疑心与王悦之死有关,但至今为止,王悦的死讯并没有传开——也可能是还没来得及传开。

但顾白给出了另一个确定的消息,那就是王氏的动作真的很疯狂,目前丹阳郡裴氏的相关产业暂时陷入了停滞,而像明霞布庄、银钩绣坊这类开遍数郡的庞大产业,哪怕多停一天,损失都难以计数。

按理来说,裴氏应该立刻展开极为凶猛的反击。

出乎意料的是,最起初两日,裴氏的部分产业确实做出了反击,然而很快反击停止,竟像是低头退让的模样。

这当然很不寻常。

顾白终究地位不够,裴令之又不能去接触家臣部属,景昭倒是有办法联系到各地潜伏的采风使及内卫,但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她暂时不想这样做。

离京前,皇帝将苏惠派给她,给予苏惠极大的权限,就是为了让苏惠充当她身前的一道铜墙铁壁。

凡是与南方采风使、内卫联系,都由苏惠出面,而非景昭亲自现身,这是数年来朝廷与南方彼此暗中角力时积攒下的血的教训。

暗探远赴南方潜伏,天长日久之下,遭受着难以言说的煎熬与困苦,心性与精神随时可能扭曲,叛变根本不是罕见的事。为此各条潜伏的暗线都不能彼此联系,更遑论景昭身为太女,更不能行险。

逃离之前,景昭和苏惠曾经初步拟定过一条后续东入江宁的路线。

就在昨日,裴令之也从顾白手中拿到了一条此时最为安稳的路线。

景昭拿过来又看了两遍,把两张纸凑到火折子前,慢慢烧了。

“人心易变。”她说,“我们走自己的路。”

自从进入丹阳郡后,余下的路程好走很多。

如果将原因全部归结为南方世家拼尽全力镇压叛乱,未免太过高看他们。那些叛乱既然与北方朝廷息息相关,为皇太女安危计量,苏惠一定会传信朝廷,设法做些什么。

换句话说,不止丹阳。

从他们逃离宜城郡那夜开始,只怕所有由宜城郡通向江宁的地方,叛军都相继鸣金收兵。

一路上,景昭和裴令之用抛金叶子的方式来决定前路,连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要走哪条路,旁人自然也无法预测。

前方那座山叫做玄阳山。

景昭取出一片金叶子,举起来对着阳光看了半天,注视着闪闪发光的淡金脉络,迟迟没有抛出去。

裴令之问:“怎么?”

景昭把金叶子递到裴令之手中,说道:“不知怎么的,我有些心慌,你来。”

裴令之抬手。

那片金叶子滴溜溜打了个转,落在桌面上,叶柄遥遥指向山前一条路的方向。

“走右边?”

景昭认真思索片刻,游目四顾,看向身后。

茶棚边缘生长着很多茂密的野草,轻轻摇曳,翠绿可爱。

景昭背过身,随手拔起一小把青草,看着掌心青草的数目,怔了片刻,说道:“这边不太吉利啊。”

她当然不是随便拔草玩儿,而是摓策定数。这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方式,通常通过蓍草数目来预测吉凶。

现在没有蓍草,景昭只能随便拔些野草来凑数。

她的流程显得非常随意,就像是在说着玩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