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生出无尽钦佩敬仰,很多人甚至涌出泪水,透过朦胧泪眼执着地望着谈国公,仿佛在看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谈国公说道,“圣上就是那座最高的山。”
自古光耀世间的名将,功勋越是耀眼,战绩越是瞩目,便越容易淬炼成一把双刃剑。
功高盖主以至招致君王疑忌的例子,史书上从来不缺。
按理来说,谈国公大败荆狄,立下的乃是不世之功。
他的功劳越大,对皇帝的威胁也就越重。当世人只称颂名将而忘记了御座上的皇帝,那就意味着其中一方必然会落得个凄惨身死的结局。
然而从边境回京,大军沿路皆是夹道相送的百姓,热泪盈眶地称颂将军声名时,皇帝的威严却从未被隐没。
会被臣子的不世之功掩去光彩的皇帝,多半平庸。
对于圣明的皇帝,臣子的功劳只会装点君主的声名,成为他们知人善任的最佳佐证。
没有人会忘记,十年前收复北方,诛灭荆狄慕容的主帅,是当今圣上。
他从不亲自出战,但战局的每一步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某种意义上,他端坐在帷帐里,便已经算尽了一切大势。
谈国公平静听着百姓们的呼喊,说道:“我不清楚南方的具体形势,但听说太女殿下亲临军中慰问之后,朝廷甚至未曾有一兵一卒渡河,南方局势便渐渐平息,可谓传檄而定。”
谈照微道:“我明白父亲的意思。”
谈国公全不理会,仍然继续说了下去:“圣上的功业声名,十年前已经圆满,如今已臻神圣,儿女的德行会装点父母的名望,父母的威严亦会泽被儿女,太女殿下的威望也随之增添。如今南北尽入朝廷囊中,你我父子蒙受机遇而幸得几分光彩,你可知日后该如何行事?”
谈照微道:“儿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谈国公平视前方,说道:“你明白就好,鸾驾已经归京,待叩见圣上复命之后,你明日便递帖,入东宫拜见殿下。”
街边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喊声,一支绢花飞起,砸在谈照微肩上。
顺着绢花飞来的方向,可以看见路旁酒楼二层窗前,挤着许多年轻女郎,手中拈着绢花、香囊等,正不住欢呼。
谈照微伸手抄住绢花,朝窗口一挥。
他玄衣轻甲,眉目俊俏,眼眸黑白分明,又正值大胜而归,说不尽的意气风发。这一挥之下,女郎们大受鼓舞,又是一阵喜悦的呼喊,紧接着无数香囊绢帕骤雨般当头而下,噼里啪啦砸了谈照微与身后左右将士们满头满身。
另一边,年轻郎君们不甘示弱,只是抛些香囊帕子又显得如同断袖,未免不合时宜,便纷纷抄起果盘中的瓜果丢了下来。
这份心不可谓不诚,天气转寒,京中蔬果极为昂贵,不比那些绣工精巧的香囊丝帕寒酸,然而瓜果有大有小,自二楼抛下,每一个都砸的人生疼。
眼看一名郎君激动之下竟然抄起昂贵的甜瓜,将士们生怕开了瓢,一个个疯狂打马,绝尘而去。
皇帝在绍圣殿中接见了谈国公父子。
即使在这样举国同欢的时刻,他依旧素衣长发,未曾盛装。
在他身后,皇太女落后半步,青袍无冠,臂挽纱帛,不是外朝常服,更似只是宫中闲坐的装束。
看上去很不正式,但实际上,能从明昼殿移驾至此来接见谈国公,已经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特殊待遇。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