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封奏折由朝廷新近派往南方的三名主官联名上奏,说的是同一件事。

建元五年,临川郡守施旌臣上奏,请求朝廷调派银粮赈灾平乱。

奏折发出的当晚,施旌臣悬梁自尽。

一夜之间,朝廷派往临川郡的四十五名采风使尽数遇难,从此所有采风使撤出世家官署,转向民间。

建元十年,景昭与裴令之冒险杀死王悦,仓皇东逃,在一条船上遇见了一家三口。

很快,船遇水匪,一家三口仅剩一个叫做琉璃光的小女孩幸存,在江岸旁被景昭捡到,带着上路。

那名小女孩姓韩。

是现任临川郡守韩弗的女儿。

南方爆发民乱不久,乱民过处,许多地方官署被毁,主官遇难,临川郡也不例外,别驾陈书上奏,说韩郡守亲临阵前,结果被乱民所杀。

这个借口也算合理。

如果不是因为景昭知道,早在临川郡攻陷之前,琉璃光母女就已经由忠仆护送,坐船北逃。

然后,韩夫人和忠仆,都死在了那条船上,死在了水匪手里。

而韩郡守对外自称数月缠绵病榻不曾视事,连人都没有见过,便拖着病体亲临阵前,然后被乱民杀死。

更重要的是,韩郡守从来都不是南方的人。

他是朝廷的人。

那么临川别驾在奏折里讲的这个故事,就像一件乞丐的袍子,到处都是漏洞,可笑至极。

“相同的故事看得多了,当然会觉得烦。”皇帝眼也不抬,平静说道,“更烦的是,会有很多自作聪明的人,把旧故事改了又改,当作一个新的故事,试图再次拿来取信与你。”

他那张冰雪般冷淡文秀的面容上,显出似笑非笑的神色。

“但你甚至不能把他们全部杀完,还要留下一部分,继续陪着他们讲故事。”

片刻的沉默之后,景昭合上奏折,叹了口气。

她又重复了一遍,语调有些无奈:“真烦。”

然后她话锋一转:“父皇的意思是,要杀谁,要留谁?”

皇帝依旧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景昭怔了怔,旋即反应过来。

“没错。”皇帝说,“杀谁,留谁,要看你选中的裴氏争气与否。”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南方世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照旧还有过往百年的积淀。一旦杀尽,必将迎来竭尽全力的反扑,贻害无穷。

所以,要选一部分作为首恶诛杀,彰显煌煌天威。

要留一部分作为从恶赦免,昭示朝廷仍留慈悲,并不打算斩草除根。

至于如何区分首恶与从恶,自然有一套评判标准。

譬如,择中的东宫储妃,皇太女的枕边人,总不能有个太不体面的娘家,也省得暗自衔怨,不利东宫。

第106章 这场入宫面圣的召见,原……

相隔一扇屏风,穆嫔用一种悲悯的目光看着裴令之。

她一个字也没有说,但她的眼神已经呈现出了所有情绪,丝毫不加掩饰。

——你完了。

轿子停住,裴令之对屏风后的身影颔首致谢,走下软轿。

身后的轿子里,穆嫔从屏风后探出头来,望向裴令之离去的方向,受惊般地缩回了脑袋。

“快走。”她吩咐。

眼前的宫殿高大巍峨,飞檐上还积有厚厚的、未化的雪,看上去就像一个白了头发的巨人。

两排宫人自然而然跟在裴令之的身后,又在高高的殿阶前驻足。

裴令之轻提衣角,走上殿阶,来到门外,恭敬而平静地垂下眼,直到那扇紧闭的殿门打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