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裴令之再年长十岁,也未必有真正挑动皇帝怒火的能力。
皇帝说:“尚算诚实,过来。”
裴令之走到御阶前。
九重御阶之上,皇帝淡淡吩咐:“抬头。”
裴令之依言抬首。
他无法看破御阶两侧那层光芒构成的无形帘幕,事实上,隔着九重御阶这样高峻的距离,下方本来就很难看到御座的主人,无论光明还是黑暗都完全一样,只能扬起面孔任由对方端详。
刹那间,裴令之若有所悟。
穆嫔那种极度的恐惧、民间近似于神化的传闻、南方不甘却又无比忌惮的态度、还有朝野间近乎恐怖的臣服……
那些全都不是空穴来风。
他无法捕捉皇帝的神情,只察觉到皇帝的目光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件死物。
并不是皇帝要让裴令之去死,而是指他看待活人、甚至看待万事万物时,与看一株草木、一粒石子、一堆金银、名贵珠玉没有任何区别。
那是纯然平静的端详与评估,不含任何情绪。
皇帝说:“不过如此。”
他品评裴令之,毫不留情。
再美丽的面孔,又如何能与故人相提并论?
说完这句话,他拂一拂袖,倦然说道:“就到这里了。”
九重御阶上的身影隐没。
两名内侍赶上前来,对裴令之道:“公子且抬抬手,奴才们替您包扎伤口。”
后知后觉的疼痛袭来。
裴令之低头。
袖摆已经染血,地砖上滴落着很多血痕,然而这般明显的痕迹,在内侍说破之前,裴令之却一直视而不见。
直到此刻,他才感觉到更加浓重的寒冷,背心渗出薄汗,就仿佛浓郁的深渊阴影刚刚从他的头顶挪开。
裴令之不确定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是对还是错,更不确定皇帝的态度。他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刚才在殿里,他面对了数个直接走向死亡的机会。
两名内侍打开药匣,替裴令之上药包扎好指尖伤口,动作轻缓极为仔细。
“我可以回去了吗?”裴令之问。
正在合拢药匣的那名内侍动作一顿,抬起头来,露出了一个非常谦恭的笑容。
“公子留步。”
熟悉的声音传来。
那名前来赐死,又被裴令之挟持的内官换了一身衣服,谦卑至极、毫不起眼地站在许多内侍中间,共同跟随在一名相貌亲和的内官身后。
内官微微一笑,神情温和道:“圣上口谕。”
伴随着这一句话,殿内所有人又齐齐跪倒,只有那名前来传达口谕的内官依然站着,道:“圣上口谕,裴氏七郎,系出名门,德行外显,天资造化,着令文华阁拟旨,即日起主持编修典籍事宜。”
齐朝数代皇后都有主持编书,从而积攒清誉才名的经历。不管编的是诗集女诫还是佛道经典,总之在这个储妃之位虚悬,朝野上下侧目的时刻,皇帝下达这样一道口谕,其意已经昭然若揭。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