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夫人乍一听没觉得不对,还松了口气。
直到和丈夫回到内院,她忽然反应过来,一下掐的谈国公差点没跳起来:“不对,照微这是压根没把储妃放在眼里啊!”
.
宫外各处府邸,悲喜不同,却都和此刻尚在襁褓的景元枢没什么关系。
景昭仍然不被太医允许到处走动,极力劝谏她坐完月子,仔细补养元气。
但对于皇太女来说,既然已经捱过产育,她当真一天也不想在床上再待下去了,哪怕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已经开始召属官臣僚依次进来议事。
身在皇宫,养育儿女这等琐事,自然不必皇太女躬亲处置,甚至连太女妃都不必时时挂心。皇孙生来便按例配有四名乳母、四名宫官、十六名侍从,这些都是殿中省精心择选的人,身家清白耿耿忠心,若是一人出了问题,其他人也要受责,彼此加以制约,又有内卫暗中看顾,绝不会有什么问题。
孩子太小,裴令之不放心,于是每天只去修书半日,余下半日亲自看顾,还能挤出时间处理些穆嫔无法一言而决的宫务。
景昭倒是成了最闲的那个,可以空出手来重新梳理政务。
她这有条不紊的清闲日子也没能持续多久。
皇孙满月宴近在眼前的一个晚上,皇帝又命人传召景昭去明昼殿。
彼时景昭已经准备睡下了,听说皇帝传召,披着头发和裴令之站在原地面面相觑,只好简单换了衣裳,束起头发,赶过去听皇帝教诲。
十六口半人高的箱子像一座丛林,把无助的皇太女围在中间。
景昭颤声:“父皇……”
正殿的御阶高处,皇帝俯首下望,平静道:“朕起兵至今,所有的内卫布置、各司卷宗,尽在这里。”
“两月之内,梳理清楚,不解之处……”皇帝微微一顿,“可以来问朕。”
“两个月?”
皇帝轻描淡写嗯了一声。
他一拂素衣,转身便走。
眼看皇帝便要消失在殿上的阴影里,景昭转过头,怔怔环顾身周十六口木箱,慢慢扶住了身边那口箱子。
梁观己恭谨道:“殿下有什么吩咐?”
景昭扶着箱子,一手按住眉心,慢慢坐了下来:“……去给储妃传一句话,今夜本宫不回去了。”
内卫布置向来是最大的机密,景昭不敢召外朝属官臣僚,匆匆遣人传自己的心腹,将这十六口箱子里的文书卷宗过目梳理。
由于太忙,她连元枢的满月宫宴都差点忘了。
紧赶慢赶,赶在皇帝定下的两月期限前梳理完内卫文书,景昭去明昼殿复命的时候,熬得形容憔悴脸色发白。
自从元枢满月,景昭重新开始照常出入上朝、议政理事,皇帝就又将景昭的公务全部移交回去,轻易不肯出明昼殿。
此刻景昭形容憔悴,皇帝倒是越发超然,他迎风立在栏杆前,任凭夏日和软的风拂起袖摆衣袂,满头长发松松一束,仿佛随时都要乘风而去。
听完景昭禀报,他也只淡淡嗯了一声,说句不错。
景昭连日来熬得昼夜不分,心底又始终不安,终于承受不住,轻声试探:“元枢百日快要到了,父皇不如赏个脸,亲自坐镇吧。”
皇帝向来冷淡,东宫办满月宫宴时,也只按例赏赐,不曾出面。依照他的脾气,百日宴照旧不会放在心上,无非就是再赐一次。
景昭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