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微带他去选颜色和具体式样,他偏爱黑色斜襟新中式唐装,而她开始和设计师沟通,建议衣裳上可以加上竹叶,以蓝色最相宜。
设计师立刻会意,准备设计成烟波蓝,照应他的眼睛与她的旗袍。
到了量体的时候,秦砚修不见设计师来,倒是沈云微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在他身上比划,不觉挑了挑眉。
“怎么是你?”
“不行吗?”沈云微一本正经地记下尺码,“设计师手头太忙,我也算是半个行内人,量体很准的,你不信我?”
“我信你。”秦砚修保持着姿势,似乎如她一样严肃。
可到了她挨近自己时,他还是忍耐不住,偷袭一般啄吻了下她的脸颊。
“秦砚修!”她恼火地想捶他背,正声警告他,“你老实点。”
“好,我努力。”已过三十的秦砚修这时像个青涩的毛头小子,量体的片刻功夫,总招惹她,还商量似的拉住她软语哀求,“是不是结束之后,就许我亲了?”
接吻狂魔,有了昨晚那些事,他好像变本加厉。沈云微是想直接略过,充耳不闻。
但他态度和软,又让人舍不得拒绝。
“你这家伙……”沈云微为他左右为难。
折腾半小时,量体总算结束。
沈云微问了设计师,得知最快也要接近二月时才能做好。
因为这件唐装上的竹叶需要请苏绣师傅手工完成,活太精细,仓促不得。
沈云微于是给了设计师便利,言说年后再取,一切按最精细的工艺走便是。
第69章
和秦砚修黏黏糊糊,回家的路上,沈云微看到了李善言发来的一篇报道。
那是扶光秋拍结束后,梅贞接受的一次公开采访。
其中绝大部分篇幅,都集中于扶光秋拍在艺术市场的不俗表现。诸如重磅拍品的稳健成交,多个新设的重要专场的100%成交率。
而极少数篇幅,则是为了活跃气氛,拉近距离,问起梅贞的个人爱好之类。
记者显然做了许多功课,提起梅贞曾经改名,原名梅素贞,但因为不想流俗,后来把素字去掉,变成梅贞。
沈云微几乎就在看到“素贞”二字的那一瞬间,想起秦砚修爷爷用毛笔字写的那句诗。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原来他们母子的名字,就嵌在这句诗里。
不是素梅,是梅素贞。
再看报道配的照片,仍是一张梅贞的侧影。
梅贞戴着一条梅花项链,恬静地坐在椅子上,整个人知性干练而大方。
与此同时,梅贞独坐在办公室内,也在如沈云微那样,望着这篇报道出神。
她太久没有在北城露面,接受采访更多是为了让扶光拥有话题度,让结束的这场秋拍最大限度为扶光增色。
除去她爱的人,扶光就是最重要的存在,是她的毕生心血。
而她也在回想数天前,自己和这位记者聊天时的最后几个问答。
只因那人也是老熟人,彼此私下多聊几句,都是并不刊登出来的问题。
记者:“外界实在很少看到你的照片,让我好奇你是不是一直都这样鲜少拍照。”
“年轻时,我有很多照片。”梅贞陷入回忆,“都是一个人拍的。”
记者:“这个人对你很重要吗?”
“不重要,但很遗憾曾经我爱过他。”梅贞自嘲,“我也因此获得了成长,比如我对自我的认知。那时我才发现……”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