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宁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是对她先前说要找个与胤禩性情相合的福晋的回应。
从请安折子里看一个人的为人,为官,然后借此了解其人家风,以及其女品性,这是一件具有相当高难度的事情。
好在还有一个记忆里超好,对朝臣们几乎无所不知的皇上在一旁作为辅助,攸宁只负责点头和摇头。
这个折子内稍显谄媚,过分圆滑的,据说光正妻前前后后娶了三个,家里儿子女儿一大堆,争斗不休,家宅不宁的,自然不能通过。
这个折子内说话太直,好似情商不太高,据说很有才华和能力,但是相当推崇女子无才,不给女儿读书的僵尸老古板,也不能通过。
攸宁挑挑拣拣一大堆,最后剩下的还有几家。
她先是疑惑怎么胤禩有这么多适龄的候选,然后后知后觉,这应该是这两年的全部了。
略心虚,但是当然还是自家事最要紧。
皇上点头,也很同意她的判断,觉得有理有据,然后开始细细为她介绍剩下人的阿玛具体情况。
其中,富察氏系出名门,她的阿玛马齐是皇上很得用的臣子,其居官勤慎,声名很好,很有操守,长得还很帅,人到中年依旧仪神隽秀,竹清松瘦,养眼得很。
纳喇氏门第也很好,家族数代与宗室结亲,而且一家子人缘特别好,在外风评也极好,其余的在这些人选中只是平平,但单拎出来是很好的。
还有一个董鄂氏,和三福晋是同族,开国功臣之后,家里亲戚爵位多得跟不要钱一样,可见其家族显赫。
另有一个就是郭络罗氏,历史上八阿哥原本的嫡福晋,关于她后世谣言纷飞,攸宁也听过一耳朵,不知真假。
不过在此时,郭络罗氏自幼养在安亲王府,她的出身是这一众女子里最高的,家族权势也是最大的。至于安亲王府的家风,不同于富察氏的满汉并进,也不同于其他两家逐渐被汉化,而是保持着非常纯正的满洲风味,性格鲜明,不拘小节。
以攸宁对胤禩的了解,他和这位郭络罗氏并不相配。
还有一层,便是郭络罗氏背后的家族太盛,娶了她,必然会顺理成章接收她外祖父,已逝的安亲王岳乐留下来的权势遗产,这会是一份相当有用的助力。
如果这会儿皇上年纪再大点儿,倒不是不行,关键是皇上现在身体好得很呢,眼看着前有有军功的直郡王,后有名正言顺的太子,这两个瞧着都老谋深算的,胤禩这么早掺和进来干什么?
他这会儿根本就不用这么着急。
这话她没明说,但皇上看得出来她对富察氏更有好感些,而皇上自己更不必说,要是不赏识马齐,也不会屡屡提拔了。
最后定下来就是富察氏。
皇上看着郭络罗氏的名字,心里颇有些惋惜,已故的安亲王岳乐,活着的时候就是爱新觉罗宗室里面最德高望重的人物,人死了,余威犹在,大多宗室们还是愿意跟着安亲王一脉的。
皇上倒是不眼馋这个,只是觉得宗室人心这一块儿不能长久落入外人手里,最好是通过联姻给了哪个长袖善舞的儿子,既是赏赐,又能将这份人望化为己有,还能顺带着确定这个儿子日后的路,多好的机会呐。
只可惜老七的性子难以胜任,胤禩的话,他觉得这个儿子可以再看看,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再者这二人性情也确实很可能不相配。
只有老九年龄合适,人也机灵,收拢人心的事儿对他来说不难,就是他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再多的没法奢求。
第一百零一章 打卡第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