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是皇帝主动出手,可能逼得耿精忠直接就反了。

于是皇帝当机立断,这次他不能亲自出手,甚至他的人也不能动,而是打算交给耿昭忠来动手。

耿昭忠不是想表忠心吗?那就让皇帝亲眼看看,他到底能有多忠心了。

云岚:论腹黑,果然谁都不能比得过皇帝,这一招真够损的!

不过这样一来,事情跟皇帝就没什么关系,而是耿昭忠这个弟弟忠心为国,大义灭亲,阻止大哥耿精忠继续犯错。

甚至皇帝让人写的回信里也直言,哪怕耿昭忠大义灭亲成功了,皇帝有意撤藩,不可能让耿昭忠继承爵位。

靖南王名下的士兵数目也要撤掉大半,余下属于耿昭忠的一小部分,才得以赦免,却需要并入正黄旗下的汉军旗。

皇帝是正黄旗,等于是让耿昭忠带兵并入他的旗下,还是里头地位最低的汉军旗。

这也是皇帝对耿昭忠的试探,看他是不是真心想追随,接受如此算是苛刻的条件。

但是另外一方面,皇帝也表露出一个意思来。耿昭忠只要成功大义灭亲,不说他自己,连带家人都会纳入到皇帝的势力之下。

换言之,耿昭忠这一支和跟随他的亲兵都能保住性命。

第9章

没有意外,耿昭忠毫不犹豫接受了皇帝的条件,把回信和家人一并送到京城来。

一来表示他投诚的诚意,二来他的家人在京城,他们在天子脚下也能更安全。

有皇帝护着,耿精忠再厉害,手脚也伸不到京城来。

皇帝很满意耿昭忠的识趣,甚至他不是一个人行动,而是劝说了三弟耿聚忠一起行事。

不用说,耿聚忠的家人也一并跟着到京城来了。

皇帝抱着云岚在御花园里随意散步,李德全和苏麻喇姑等人跟在几步开外。

他一边给云岚随手指了指旁边盛开的是什么花,一边嘴角含笑小声道:“耿昭忠比朕想象中更聪明。”

皇帝的声音很低,似是自言自语,却叫云岚听了个一清二楚。

云岚当然明白皇帝为何这么说,因为如果耿昭忠不接受并入汉军旗这个条件,那么皇帝很可能就会舍弃他,直接换人,换成耿聚忠。

反正在李光地送来的密信当中,提到不管是耿昭忠还是耿聚忠都跟耿精忠的关系不怎么好。

次子和三子的关系却相当不错,要是耿昭忠单独行事,那么等他成功后,没参与的耿聚忠就很可能被归入耿精忠那边,最后被连累得没什么好下场。

甚至耿聚忠可能被耿精忠威胁或者利诱,加入到耿精忠那边,坏了耿昭忠的大事。

前边显得耿昭忠无情无义,连从小一起长大又关系不错的兄弟都能随意舍弃掉,皇帝自然更难相信他所谓的忠心。

后边就显得耿昭忠太蠢,没有事先拉拢住耿聚忠这个弟弟,反而给敌人添了助力。

如今倒好,耿昭忠提前拉拢住弟弟一起行事,绝了弟弟投靠耿精忠的可能。

既聪慧又有情有义,还让事情进行得更加顺利,甚至把自己和弟弟的家人一并打包送到京城里来,直接把弟弟绑在自己这条船上,没了反悔的机会,他这简直是滴水不漏。

就连云岚听后都对耿昭忠颇为佩服,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决定,还义无反顾把家人送进京来。

看得出耿昭忠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狠人了,毫不犹豫就绝了自己的后路。

不知道耿昭忠究竟是能走一步看十步,还是凭直觉行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