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甚至在天津港开了一家铸铜工坊,因为明珠跟倭国谈成了大买卖,换来大批的原始铜矿,第一批铜矿已经在路上了。
云岚很意外,明珠究竟怎么跟倭国谈的,竟然如此顺利?
皇帝也很好奇,召来明珠细细一问。
云岚在旁边竖起耳朵听了听,终于知道明珠说服倭国的办法,那就是钻空子。
如今倭国是幕府时期,底下还有很多大名。这些大名其实就跟藩国没什么两样,各自为政,幕府也管不了那么多,要求也低。
只要这些大名在各自的势力范围,不出兵反对幕府就行了。
倭国内战多年,早早开始闭关锁国,经历五次锁关后,只留下一个港口还开放。
这港口在一个大名的势力范围,明珠派人带上一点货物,忽悠大名,这边的货物更多更好。
大名收到精美的玻璃制品,华美的绸缎,漂亮的鼻烟壶,甚至还有糖和茶叶,立刻就答应了通商的要求。
这边通商还不要金银,只要原始铜矿,大名就觉得自己占便宜了,更不会拒绝。
云岚:倭国唯一开放的港口只跟咱们做买卖,明珠这一手还真有点黑啊!
不过也干得漂亮,以后想要跟倭国换多少铜矿,不就是咱们说了算吗!
第67章
皇帝对明珠办的这个差事十分满意,这样一来,以后跟倭国的买卖就只有他们这边的了。
很多的铜矿将会从倭国运送过来,这叫皇帝很高兴,让人在港口附近建起了铸铜的工坊。
虽然原始铜矿要重,体积大,一船能送回来,提炼铸造之后就是用的铜钱了。
如今铜钱的需求大,国内铜矿挖掘的速度远远不够,有倭国的铜矿补充,就能迅速补上空缺了。
不过皇帝从来不会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头,倭国进口的铜矿虽然多,却并没有放弃国内的铜矿挖掘。
避免哪天倭国不愿意买卖铜矿,这边就变得非常被动了。
云岚也是这么觉得的,倭国的幕府并不算稳定,其实没有真正统一。
各地大名是各自为政,哪天他们不乐意跟他们做这个买卖,那进口的铜矿就突然没了,会造成这边铸造铜钱的混乱。
不过明珠提出以后用海关的名义跟倭国做铜矿买卖,皇帝却否定了。
皇帝提出让皇商来做这个买卖,不打算用官府的名义。
云岚眨眨眼,知道明珠这买卖是跟地方大名做的,不是跟幕府做的。
如果皇帝这边用官府的名义跟大名做买卖,那把幕府的地位放在哪里呢!
幕府要知道后,估计不高兴,只怕要找机会坏了这个买卖。
另外就是,大名在这边也就最多是一省的巡抚,用官府的名义,是抬高对方的地位还是贬低自己了?
这压根不对等,皇帝根本不会考虑。
明珠这才发现自己太心急了一点,一时忘记了两边有所不同,连忙跟皇帝告罪。
皇帝摆摆手道:“爱卿只是想尽快促成这个买卖,做得很好了,后边的事交给皇商来办就行。”
明珠答应了一声,丝毫没觉得自己打下的差事就这么拱手相让的愤慨和不满。
云岚不由看了他一眼,明珠这表情管理真的很好,压根看不出一点不悦来。
换做她的话,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却要让给别人,怎么都要表露出一点不满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