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原本六部被抽中去总结评定的人,感觉还挺骄傲的,但是他们看见几个御史刺头也来了,心情就没那么美好了。

果然御史一来,先是检查糊名的情况。糊得不够严实的,还亲自再糊一遍,务必让吏部评定的人谁都认不出来。

糊完还不行,御史又把所有评定的顺序都打乱了,免得有人事先动手脚。

全都准备齐全了,御史也不走,直接用人盯人战术,盯着这些人做汇总评定。

评定的人被盯得浑身都要发毛了,简直坐立不安:死手,当初怎么就抽中了呢!

还以为是一件简单又光荣的事,谁知道还要被御史盯梢,连去茅房都有人跟着,免得他们在那边跟人私下交换情报什么的。

评定的人:真没有!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做的!

他们愣是被御史轮流盯了半个月,人都憔悴了,心急火燎把吏部最后的评定都送到皇帝这边来。

云岚看着这些人面如菜色,就知道被御史盯着半个月的日子不好过了。

不过也因为有御史在,这些总结比往年要完成得快多了。

皇帝颇为满意,嘉许了这些人几句,又夸赞了御史做得好,主打的一碗水端平,云岚看他们两边听着都十分激动的样子。

评定上糊掉的名字也没拆开,皇帝让李德全带着人拆开后,把评级最好的一些人看了看,确实做得都不错。

做得好的人该提拔一下,做得不太好的,要看做得多不好。

要是当地天灾多,再厉害的官员也不可能让当地恢复原来鼎盛的样子,没差到饿死人就不错了。

要是人祸,那当地官员就得问责了。

云岚看皇帝处理得很快,看一眼就把评定放在左中右两边。

左边自然是要提拔的,右边就可能是问责的了。

中间的就是无功无过,要么继续留任,要么就外放到差不多的地方重新历练起来,暂时没有晋升的机会。

不过下个任期努力的话,说不准还是有机会的。

皇帝很快看完,左边的明显少很多,右边的只比左边多一点,中间是最多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一般外放的官员过去,区区三年也做不了什么。

哪怕他们一到地方就种下一茬果树,也得三年才开始结果呢!

第一年结的果也不会多,起码得再一两年后才会硕果累累。

除非是极为厉害的能人了,以及有个厉害的家族,不然官员大多都得熬上很多年,才有机会等到开花结果的一天了。

皇帝想了想,忽然说道:“李光地的孝期该到了吧?他开始启程回京城来了吗?”

云岚这才想起李光地这个老熟人,他也是倒霉。

李光地在立大功的时候,父亲却去世了,只能回去守孝三年。

云岚伸出小指头算了算,李光地确实守孝完了,能回京来述职。

李德全派人去打听,得知李光地刚回京。

云岚又算了算李光地到京城来的日子,加上在路上的时间,他好像来早了一点点。

皇帝一听也有些意外,不过也不用李德全再让人去打听,御史就已经递了折子上来,弹劾李光地了。

云岚探头看了看,御史的话不外乎是说李光地这守孝的日子不对,短了一些,实在是大不敬,皇帝该降罪。

甚至吏部也上了折子,认为李光地应该立刻降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