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差,怎么还掺和到瞒报蝗灾这事来了?
她满脸疑惑去问皇帝,皇帝拿出另外一个密折来,递了过去。
云岚打开一看,才明白工部尚书为何会掺和进来,因为被当地官员拿捏住了把柄。
这把柄也很简单,就是当地有一座桥年久失修,报了工部来修缮。
工部派人丈量过后,确实批了工程,还让人来修缮。
只是这工程不大,又比较偏远,工部尚书捞的油水就有点多了。
他估计以为天高皇帝远的,修缮差一点也不会有人发现。
回头桥又坏了,工部再派人来修缮,又是一笔钱落入口袋,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修得太好,经久不坏,反而不美,倒不如时不时要修一修,正好能审批更多的工程款项了。
工部尚书哪里能料到,他这边剥了一层,落在底下官员又剥了一层,层层剥下去,最后真正到手的修缮款就所剩无几了。
钱少也不能不办差,只能糊弄了,用最差的材料,简单修缮一番。
没料才修好,就刚好碰上一场暴雨,桥就彻底塌了。
当地官员在下游搜集到桥的材料,知道用的是熟土,而非生土,其它的就更差了。
他们正愁此事帮忙瞒着的人不够多,于是借此写信给刑部尚书告知此事。
刑部尚书一看,立刻把工部尚书拖下水,以此为威胁,让他帮忙遮掩一番。
反正工部欺上瞒下的事做的多了,技巧纯熟,多一件也没什么。
有了工部尚书帮忙,瞒住蝗灾的事就能滴水不漏了。
果不其然,有工部尚书加入,这事居然瞒了几年,如今才被一个被抢劫之人无意中撞破了。
只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下子不止工部尚书,工部上下都要被停职查办了。
毕竟工部尚书做的事,工部其他人不可能完全不知情,钱大头在尚书的口袋,其他小的都给其余人瓜分了。
工部的人被抓后,审问过,口供很快被送到御书房。
云岚看过后,发现人不要脸果然无敌。竟然有工部的人说自己收了银钱,但是对工部尚书拿回扣和孝敬以及隐瞒蝗灾的事通通都不知情!
她看着都无语了,难不成工部尚书大发善心,喜欢当散财童子,爱给属下隔三差五发钱了?
属下就猛猛收下,什么都不问,只认为工部尚书是钱多了烧手,不送给别人就浑身难受吗?
云岚:这人当其他人是傻子,还是在自欺欺人?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布?Y?e?不?是?í????ü?????n?2???????5?????????则?为?屾?寨?佔?点
皇帝看了之后也嗤笑道:“为了脱罪,他们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出口。”
闻言,云岚深以为然,说道:“来历不明的钱这些人完全不问就能心安理得收下,他们平日也不知道在别处收了多少这样的银钱了。”
皇帝也是这么觉得的,派人去他们家里搜了搜,还真搜出不少账本来。
这些隐秘的账本,记下的当然不是表面上的收入,而是暗地里的灰色进项了。
虽然皇帝知道如今官员的年俸不高,私底下会收下属的孝敬和其他回扣来补贴,却没想到他们如此胆大,收得这么多。
这都不是一点点用来补贴,比年俸多了好几倍甚至十几倍都有。
他们还公然记账,生怕自己收得少了吗?
云岚却认为,这些大臣记账未必是觉得少了,而是记下孝敬的人,没送的人立刻就能看出来。
都说随大流送孝敬的人未必能记得住,但是上峰一定会记住从来不送的下属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