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柜子里。
至于野山参,回头拿上两片用开水瓶泡着,让余凤敏跟袁秀红也一起喝。
干蘑菇啊。
可惜这里没有小炉子,没法煮。
不然去买只整鸡,弄个小鸡炖蘑菇,多好的一道菜。
杜思苦刚把东西归整好,余凤敏就回来了,“你怎么先回来了?”
“收了两个包裹。”杜思苦道,“我还要去趟食堂。”冬天不吃饭扛不住。
余凤敏搓了搓耳朵,“外头风特别大。”
杜思苦往窗户外头看,树都被吹得点头了。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回到家,把五花肉放到厨方的柜子里,锁了进来,今天晚上就不吃了,明天再吃。
晚上煮面条吧。
天冷,这面汤热乎。
杜母刚回家没一会,外头就来了人。
“姐。”是个男的人声音。
杜母皱着眉,这声音听着耳生得很。她娘家那边,只有一个哥哥,不可能喊她姐。
“姐,二姐。”
杜母寻着声出去看了,这一看不得了,是妹夫,黄彩荷她丈夫,于强。杜母怀疑自己看错了,仔细瞧了瞧,除了于强外,旁边还站着个孩子,十来岁的模样,剪着短头发,穿着男孩样式的衣服。
像个男孩。
不对啊,她妹子家里只有两个姑娘啊。
杜母瞧了半天不敢认。
又起风了。
寒意凛掠,于强咳了起来,这一咳就没停住,咳了五六次才好。
外头那个小孩见状瞪向了杜母:“你怎么还不来开门。”还说是亲戚呢,有这样的把人堵在外头的亲戚吗!
杜母听到这话就不高兴。
尤其是这会只看到于强跟孩子,没见到妹妹,她的脸更是拉得老长,“你们谁啊?”
一个于月莺就够她烦了。
上周来了好几回,一是要被褥,嫌薄了,嫌旧了。后来又说给家里寄了东西,花不够花,杜母一分没给。
被子也没有,她把老四那件不要的旧袄子扔给了于月莺。
于月莺在她跟前抹着泪她都没动摇,倒是老卫家的卫东听说后,自个送了一床新被褥去了铁路食堂的宿舍。
反正,那之后于月莺就没来找过杜母了。
屋外。
于强见杜母这态度,心一点一点的往下沉。
“爸,我们走!”小孩正是于月娥,十来岁,因为于强没儿子,这孩子以前就是当男孩养的。黄彩荷常年在地里,于强在家带孩子,这孩子跟于强亲一些。
她可把她爸看得比她妈重多了。
“不要淘气,”于强跟小女儿说完话,抬头看向杜母,“二姐,我是于强,我想问问月莺是不是在你这住?”
“她不在这住。”杜母冷脸问,“彩荷呢,她怎么没来。”
于强听到这话,脸色更白一分。
于月娥则是跳了起来,“我妈还不是被你们黄家人藏起来了,这一去都多少天了,不见人影。你说,你把我妈藏到哪了。”
妹妹走了?
杜母惊讶得很,她可是记得上回妹妹一家三口过来的时候,妹妹可是什么好菜都往丈夫跟女儿碗里夹的。
这就走了?
这是想通了,不过苦日子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