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还写了两个不确定的小道消息。
丁总工之前离婚的前妻带着女儿又回来了,看那情况,是想复合。
余凤敏写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杜思苦家的亲戚好像是想机修厂,厂里招满了,没让进。
网?址?f?a?b?u?Y?e??????μ?????n????〇?②?5????????m
厂里跟杜家亲戚说是杜思苦借调去外厂了。
余凤敏特意说这个,就是透口风给杜思苦,过年回家别说漏嘴了。
又是哪个亲戚?
去机修厂找工作?
杜思苦算了一圈姓杜的亲戚,看来看去,只有小姑家的对得上号。
杜思苦读完余凤敏的信,又看了袁秀红的信。
袁秀红的信简短一些,都没什么重要的事。
也是,杜思苦才离开机修厂不到一个月,哪有那么多新鲜事。
西北,某兵团。
杜二婶收到了从阳市寄来的包裹,里面有一些钱跟一些药,有膏药,有冶留疤的药,还有治疗伤口愈合的药。
上面写的是邮局的地址,不过落款人却是杜思苦。
老四寄来的。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信,信不长,言词恳切,字字关心,杜二婶觉得老四(杜思苦)是个有心人。
不像家里那位小姑子,对杜有军这个二哥不闻不问,不说电话,连个问候的信都没有。
“有军,你的信。”杜二婶把信给了杜二叔,又把包裹里的药拿了出来,“这膏药我闻着像是妈惯用的,等会我拿一点给她。”
“好。”杜二叔看到是老四寄来的信,便笑了,“这孩子话不多,倒是个有心的。”
他去了趟鬼门关,现在虽然好了,但是身体差多了。
以后不能跟着部队到处走了,只能留在部队医院里,坐坐诊,看看病什么的。
日子倒是清闲了。
杜二婶:“对,大哥家几个孩子都养得不错。”像杜二,上半年听说二叔出事,立刻就过来了,忙前忙后的。
这恩情杜二婶记着呢。
她还说,“老二还没结婚吧,回头他结婚,咱们可得包个大红包。”
她原先还想给杜二介绍媳妇的,可是杜二话里透了底,有对象了,所以杜二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正说着。
杜奶奶过来了。
杜二婶笑着把膏药递了过去,“老四寄来的。”
杜奶奶一愣。
杜二婶又道,“还寄了不少药呢。”展示给杜奶奶看,膏药杜有军也用得上,杜二婶就自个留了一些。
杜奶奶看着这些药,眼神复杂。
阳市。
杜家。
“大哥,听说老四不在机修厂了,这事你知道吗?”杜得敏从杜家搬走不到半个月,又回来了。
杜父当然不知道,他压根就没听说这事。
“不可能,她不在机修厂,能不回家?”杜母不信。
“说是借调到别的厂了。”杜得敏自个坐下,这次她回来没带孩子。大程的大儿子十二岁了,懂事了,现在能帮着看孩子了。
杜母问:“哪个厂?”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