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思苦!”

苏皎月看到杜思苦也挺高兴的,在大队的时候,她干活比别人慢,又因为孩子的事焦头烂额。现在到了首都,进了大学,跟年轻人一起,她觉得自己都变得年轻了。每天的学习上课也让她觉得生活格外的充实。

这样的生活真好啊。

“二嫂,你气色瞧着好多了,”杜思苦道。

苏皎月摸了摸脸,“可能是之前吃的中药的效果。”吃了不少呢,说是调理气血的,就是苦了些。

现在在学校,中药已经停了。

苏皎月又问起杜思苦的情况,“你怎么样了?还在厂里工作吗?苦思,你有没有想过继续读书啊?”

她觉得女孩还是多读点书比较好。

杜思苦:“想过,回头我去学校问问读研究生的事。”

研究生!

苏皎月吃惊的看着杜思苦:“你大学读完了?”

杜思苦点头:“对,读的机械专业。”跟技术设计相关,虽然是推荐上大学的,但是拿的也是首都大学的毕业证。

苏皎月惊讶过后,望着杜二。

这事杜二可没有跟她说!

杜二摊手:“我也不知道这事。”

假装不知道。

晚饭在师范大学这边的食堂吃的,这边的食堂饭菜似乎好吃一些。

吃完饭。

杜思苦就回去了,给二哥二嫂留一点相处的时间。

他们两个在不同的学校,平时上课,一个月最多也就见个四回。

过了几天。

杜思苦打听到学校研究生的报名情况了。

迟了。

77年78年是招研究生的,但是报名时间是2月,现在都四月了,再去报名已经来不及了,而且,5月中旬就要考试了。

只能等明年了。

汽车厂的‘高级公务车’项目还在进行中,杜思苦在组装的过程中,发现这‘高级公务车’的车型似乎见过。

她将车的各个部件记在了脑子里,回去画了一张设计图,她很快就发现,这是一款德国的奔驰车。

难怪装配这么难。

国内的汽车技术本来就落后,又经过□□,与国外相比,几乎相差了三十年。

没有外国的组装工具,想组装好这辆车,很难。

尤其是供应链不足,厂里只能用国厂的零件替代外国零件,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误差。

次日。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i???ǔ?????n???????2?⑤?????????则?为?山?寨?佔?点

杜思苦找了领导,“领导,咱们厂有外国车的相关书籍吗?”

“有,德文的。”

德文,杜思苦不会。

但是可以学。

领导问:“要吗?”

“要。”杜思苦道,“我明天想请个假,去书店买几本教德文的书。”自学一下。

“好。”领导一口答应。

他们这款车本来是德国货,厂里没几个懂德文的,现在小杜同志愿意学德文,再好不过。

杜思苦拿到了厂里的德文的有关外国车的书,第二天,她就去了书店,跑了好几家,都没有德文的词典跟书。

才改革开放,这外国书太少了。

杜思苦思考片刻,去了邮局,给宋良寄了信。

宋良是留俄回来的,在俄国肯定有认识的同学,不知道他那边方不方便请人寄一些德文的相关资料跟书籍回来。

要是有中译版的就更好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