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起来很保守,但蒙武用兵,其实也是灵活那一挂的,嬴政便追问道:“将军言下之意,是避李牧锋芒?若将军对上李牧,没有足够胜算?”

蒙武很有些为难,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臣并未与李牧将军交过手,是以并不敢做这个保证。”

他又不是年轻气盛的小将军,难道能张口就来:“王上放心,那李牧算什么东西?给我二十万军队,我必将李牧杀得殄灭无遗。”

要真这么骄傲确信,那怕不是下一个赵括。

将军与将军之间也是有巨大差别的,越是顶尖的将领,看得越分明,越谨慎。

嬴政冷静地看向了蒙恬,看不出喜怒。

“王上莫怪,臣大战的经验不足,恐不足以与李牧这样的老将争个胜负。但我大秦并非没有足以抗衡的将领,王翦将军不就在撩阳吗?”

蒙恬话音刚落,嬴政就心领神会:“你是说……”

“田忌赛马,临阵换帅!”李世民把嬴政想说的话说了出来,只是过分直白,对桓齮不大友好。

但对战李牧,当然是王翦更合适。田忌赛马,换个法子用也不错。王翦打仗,无论面对怎样的敌人,都稳扎稳打,顺风不骄不躁,逆风不畏不慌,哪怕看似绝境,也能稳住心态与阵脚,尽量减少己方伤亡。

桓齮可为将,王翦却可为帅,这就是他们二人的差别。

嬴政综合了所有人的观点,又议论几个回合,就决定下来:“既如此,便令前线诸将休整,暂停攻势,关注邯郸与李牧的动向,再作打算。”

这就是要麻痹对手,伺机而动,等待政治转圜的意思了。

蒙毅全程记录在侧,默默听着,没有出声。

蒙武父子进殿时看到了他,却也不动声色,只是退出时,蒙恬向他略微点头。

尉僚多留了一会,拟了个回信的草稿,笑道:“王上不必忧虑,就算硬碰硬,王翦将军也是能和李牧碰一碰的。”

“僚卿不是不愿意大动干戈?”嬴政有点意外。

“战与不战,也并非每次都由大秦说了算。就算这次可以运作,但大秦肯定不会止步于此,再打下去,赵王受不了了,总是会调李牧支援的。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换一个赵王。”尉僚果断道。

赵王偃尽管有些昏头,但还没有昏到自毁长城的地步,换成他十岁的的儿子赵迁就不一样了。

倡后与赵迁,看李牧不顺眼那是很久了,这可是妥妥的政敌啊。

“换一个赵王……”嬴政若有所思,在那份草稿上加了一句话,召李斯过来。

没什么特别的意思,纯粹就是因为李斯写字最好看,特别适合传给外国。

待尉僚也退下,嬴政转过头,见他家太子还望着地图发呆,就提醒道:“你不饿么?”

李世民这才回神:“我还好啦,反倒是阿父你,一大早去上朝,什么都没吃,真的不会难受吗?”

“解决这件事,就能好好用食了。”嬴政道,“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李世民犹豫着,降低声音,“能不能让间谍打听一下赵王的身体状况?”

“你怀疑赵王有疾?”嬴政顿时一振。

“虽不知有几分可能,但问问总没错。如果赵王很快就要死了,与我们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世民记得赵偃差不多该死了,但赵姬提前“病逝”,荀子到现在还好好地活着呢,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他自然也不会太依赖记忆。

赵偃迟几年死,秦攻赵就可以再缓几年,或者多打两场硬仗罢了,最终的结局也不会改变。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