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炙烤,做待客的美味。
只可惜,燕太子丹到咸阳宫的那天,没有什么心情品尝烤鹿肉的味道。
二十年前,邯郸一别,彼时同样身处困境的朋友,如今的处境却天翻地覆。
嬴政已为秦王多年,大权在握,剑指天下。
燕丹却还是太子,被逼无奈,入秦为质。
这让他该如何自处呢?
第107章 燕国想要互换质子
燕国送太子丹入秦,其实是因为怕赵国。
赵国打燕国,跟刷周本似的,刷得燕国苦不堪言。
魏国有多怕秦国,燕国就有多怕赵国。
弱国的生存智慧,就是寻求强者庇佑,就像韩国也曾经试图和赵国联盟,燕国现在也试图和秦国结盟。
为此,屡战屡败输麻了的燕王喜,主动派太子丹入秦为质。
这也许符合燕王所求,但秦国想要的早就不是什么结盟了。自嬴政继位以来,这种战国常用的外交手段,就在秦国淡化了。
秦国不再送质子出去,也无所谓别国送来的质子。
当然韩非是个例外。无论他是不是韩国的公子,秦王都会把他要过来。他到秦国来,充当的也不是什么质子的作用,纯粹只是因为他太有才华了,秦王很欣赏他的学说。
韩王不想给也得给,韩非不愿意也得愿意,就是这么霸道。
“燕国太子拜见秦王。”
燕丹长揖为礼,深深俯首。
“太子请坐,不必多礼。”嬴政语气平平,“太子一路辛苦,寡人略备薄酒,以慰风霜。”
“多谢秦王。”
燕丹落座之后,心下稍定,看着对面的李世民笑问:“这位就是秦国的国储了吧?果然卓而不凡,小小年纪,俨然秦王当年。”
他似乎是想叙叙旧,缓和一下严肃的氛围,但他提起当年,李世民就知道,嬴政要不高兴了。
好好的干嘛非要提当年呢?
嬴政在邯郸,有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吗?
秦王记仇的小本本上,还不知道列了多少邯郸的人名呢!一张纸都不知道写不写得下。
“多谢太子夸赞。”李世民端坐秦王下首,闻言只略略含笑,客气了一句。
“当年”嬴政神情微动,竟扯出一点笑颜来,温温和和道,“当年时局艰难,多亏有丹相助,寡人铭记于心。”
“彼时你我都是质子,都不容易,自当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1]此乃应尽之礼。”燕丹道,“如今燕弱而秦强,时移势易,不知大王能否像我当年帮助你一样,帮助燕国呢?”
“太子对寡人的救助之恩,五年前秦国不就已经还了吗?”嬴政脸上的笑意倏然消失,拧眉道,“若非为太子故,秦国何必要掺合你们燕赵之战呢?”
这对话一出,双方都在心里斥责对面无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