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记恨太子伤在李牧手里的事,彼时两军交战,生死尚且无常,何况这点伤?作为直面太子的最主要敌人,李牧的信,非常具有参考意义,某种程度上说,比蒙恬他们还要客观准确。

毕竟自己人怕太子被重罚,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粉饰。不算撒谎,人之常情罢了。

但李牧不会,完全不会。他的描述,毫无水分。

嬴政光凭着他长长的信,就能从头到尾复现他们交手的整个过程。从曾经的敌国大将那里,他看到了一个耀眼到无可比拟的少年统帅和国储。

他甚至能感觉到李牧在尽量回避使用溢美之词,只是偶尔出现的一词一句,就仿佛孤独走在冰雪夜快要失温冻毙的人,忽然之间就来到了春暖花开的南方,灿烂的太阳一点也不灼人,暖洋洋照在身上,就像现在一样。

那种惊喜与动容,隐藏在稳重谦逊的文字之间,却又止不住复杂地叹息:“秦有君王与太子如此,如上天垂爱。牧侥幸得还,全赖太子留情。久闻王上襟怀四海,鞭策天下,又见太子年少英睿,克明俊德,光被四表,深知赵国复国无望,只叹赵人不幸,未遇明君……

“遥寄此言,诚祈君恩。北地春日苦短,八月飞雪,太子亲至,如日之升,仁恕已极,云中上下无不感佩。牧深谢之。

“然太子数次犯险,伤于牧手,深觉不安。国储之重,亦如日月可贵,失之不可再得,望王上三思……”

李牧的信写得很长,想必写了很久,嬴政也看了很久。

看完了,下手打得就越狠了。

“年少英睿”是吧?打一下。

“克明俊德”是吧?再来一下。

“光被四表”是吧?这词用得可够高的,那必须打两下……

直到这根从咸阳带来的竹尺——荀门发扬光大的打孩子同款,断成两截了,嬴政才罢手。

“下次还跑吗?”

“不、不跑了……”

“是吗?你觉得我该不该信?”

“……”

嬴政深深地看着他,沉声道:“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

“我……我想减少伤亡。”李世民红着脸,小声回答,“李牧还活着,那他一旦南下,秦军至少要多出十万的伤亡。”

十万,不是一个词两个字,是一整座城池几乎所有的男丁。十万个人殒命在战场上,就相当于一个人死十万次,一天一次也要死两百七十年。

十万个家庭将会为此哭泣,哭他们的儿子、兄弟、丈夫、父亲……

李世民不想看到这样的未来。

“你判断王翦不敌李牧?”

“输的可能大。”他的声音更小了点。

嬴政竟无法质疑他的判断。

“秦远强于赵,多付出十万的牺牲,我不在乎。”

“我在乎。”李世民脱口而出。

“所以你拿自己作赌?”

“其实我,我心里有数的。”他嘀咕着,“我不是莽莽撞撞,不拿自己当回事……”

八百年的兵法差距,知己知彼的前提,装备代差带来的优势,让他的玄甲军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加上李牧的政治困境及有伤在身,李世民前期积攒的所有优势,都在这场交锋里爆发了出来,才打了李牧一个措手不及,赢得干脆漂亮。

嬴政的手抬了起来,太子闭上嘴巴,委屈地缩成一团,看起来像只缩进壳里的小乌龟。

那只父亲的手落下来,却不是在惩戒,而是为他上药。清苦的药香在嬴政手中化开,均匀细致地抹上去。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