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因为你在这里。”
“好极了,那我们退。”
“你想引诱项燕过去?”李牧与他对视,“这次我们可没有设伏。”
“蒙恬还有几个时辰能到?”
“约好的时间是午时。”
李世民抬眼看了看头顶的金乌,又低头看了看地上的影子。
“那就迎他一下。”太子扬眉,朗声道,“撤吧!”
李牧鸣金收兵,把厮杀得正酣的李信召唤回来。他与项燕正是焦灼的时候,彼此都觉得对方难缠,听到这清脆洪亮的钲声俱是一愣。
“这个时候收兵?还没有分出胜负呢。”
不仅李信大惑不解,项燕也摸不着头脑。
但那钲的脆响穿透大半个战场,一声急似一声,催促着李信,不得不率军撤退。
“秦军想干什么?怎么退了?”项伯不明所以,一时愣住了,“涡阳他们不要了?”
项燕也拿不准秦军的动向,但任何军队撤退的时候,都不可能不乱。而一乱,就有可乘之机。
景氏被拔旗带来的恶劣影响,还在楚军发散,倘若这个时候追上去,趁秦军撤退的动乱,抓住秦国太子,不仅可以扭转战局,还能直接左右胜负。
这是天大的诱惑。
“追!”项燕下令。
第161章 李世民vs项燕
撤退比进攻难多了。
进攻的时候,军心往往更凝聚,冲着战功和胜利,像拔河时所有人劲往一处使,不管不顾,听指挥往前冲就是了。
弓弩手只需要听话射弩,盾兵只需要固定在自己的方位,鼓吏只专心看向自家主将,敲出他想要的鼓点和节奏,骑兵也只忙着跟随自己的领队,一股脑冲锋杀敌……
然而撤退时,因为刚刚战过一场,军队的体力损耗很大,又有不少死伤,很容易陷入低落和混乱之中。而这时,倘若敌人紧追不舍,那就更乱更容易溃散了。
项燕死死盯着前方的秦军,令楚军尽数压上,不让秦军更快收拢整合。
“秦国太子……不管他想干什么,留住他!”
秦军仓促撤退,李信率军断后,士卒们边打边退,兵刃交接的铿锵声杂乱无章,与嘹亮的钲声交织在一处,听得人心烦意乱。
“果然,乱了。”项燕老练地看出李信善进不善退,立刻集中军力,专攻李信。
李信的压力,一下子如山崩海啸,勉强应对已然十分吃力。
“将军,楚军咬得紧,要不要去求支援?”李信的裨将这样问道。
李信头也不回,坚定道:“不!我接到的命令是断后,太子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相信太子。”
就是这句话,仿佛给属下们吃了颗定心丸。面对潮水一般蜂拥的楚军,竟然能且战且退,维持住一张网状的防线,没有让楚军越过他们,去攻李牧和太子。
直到他们退到了涡水附近。
涡水是淮河的支流,能支持航运和灌溉,水面宽阔,水流很深,绝不是可以轻易游过去的河流。
楚军陡然兴奋起来,军心大振,仿佛赶着羊群,逼迫他们停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