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韩信便低下了头,有点儿不好意思,仿佛觉得自己冒犯,但敏锐地想为自己争取真正想要的东西。

孩子说:“我可以要一份殿下的手书,细细欣赏吗?”

李世民笑道:“可以。”

他就把自己最近写的诗赋给韩信看了,不知道对方只是想看看,还是想学一点。

不过以韩信目前表露出来的性格看,就算学,也不会模仿得一模一样,多半是学习字体笔触,最后变成韩信自个的风格。

小韩信的到来,弥补了船上没有猫猫狗狗的遗憾。

到了饭点,他一个半大孩子,能造三大碗肉馄饨,连汤带水吃得干干净净,那碗底干净得都快反光了。

李世民怕他没吃饱,又怕他吃多了积食不舒服,把他放身边观察了半天,见他没什么不良反应,才给他送几包肉脯之类的零嘴,让他自己加餐。

“睡前别吃太多,会睡不着觉的。”

“小人明白。”

“听着怪怪的,你好歹是我师弟,叫声‘师兄’来听听?”

“小……韩信不敢。陛下会不高兴的。”

呦,他还知道嬴政会不高兴。

因跟其他人不熟,韩信每日都跟随在李世民身边。

李世民到哪,他就跟到哪,宛如在缀在身后的小狗狗。

唯独靠近嬴政时,韩信会离得远些,缩小自身的存在感。

“他还挺黏你。”嬴政注意到了。

“我小时候也这么黏阿父吗?”李世民笑眯眯。

“你小时候,可比这烦人多了。”嬴政嫌弃道,“没见过比你还爱哭的孩子。”

一阵西风过境,风浪忽然大了起来,嬴政平静地望着水面,任由这风拂起衣角袖口,巍然不动。

“若爬泰山的时候下雨呢?”李世民忽而问。

“那便让它下。”嬴政毫不在意,“即便它下上一个月,朕也要封禅。”

就是这么头铁,这么硬气,管你多大的风多急的雨,都绝不可能阻碍皇帝的脚步。

天上的风雨尚且不能,人心的风雨自然更不能。

泰山原属于齐国,齐国降秦后,便设了齐郡,治所在临淄,而附近的鲁地属于薛郡,这两处地方儒生特别多。

泰山还没到呢,这架就已经吵起来了。

具体吵什么呢?无非是所谓封禅的流程和礼仪,到底应该怎么办,听谁的。

按嬴政的观点,他是皇帝,自然按他的想法来,秦国自有祭祀的流程,凭什么要听这帮儒生的?

但在这些儒生看来,他们希望封禅能融入齐鲁的儒家传统,甚至想用所谓“古礼”约束“新帝”。

这掺杂着中央与地方、旧与新、分封与郡县、六国与秦的多层次矛盾。

嬴政冷笑,丢出了太子和他的同门。

一场轰轰烈烈的辩论,由此而生。

浮丘伯撸起了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