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场辩论。

浮丘伯便略过这个插曲,继续道:“其二,关于郡县与分封——”

“我来吧。”李斯像在接力赛跑似的,顺畅地接过了他擅长的领域。

“听足下之意,你崇尚分封?”

“自三皇五帝起,至周天子而有天下,无不是广封子弟群臣,天子为干,封君为枝,既有血亲之藩屏,亦可安稳社稷,周室因而得传八百年,此非谓正道乎?”

浮丘伯吐槽道:“八百年里一半时间,几百个诸侯国都在打生打死,周天子是谁,都没人在乎了。”

淳于越的脸色刷地难看起来,怒道:“礼乐崩坏,正是由此而已!”

李斯无视了他的愤怒,依然按自己的节奏来,心平气和地论述道:“那看来足下很喜欢楚国了。七国之中,除了楚国,再没有任何一国,是完全的分封了。”

楚国自己都自诩“蛮夷”,行事作风离儒家推崇的王道,也差得太远了。

“但除了秦国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是完全的郡县!”淳于越呛声道。

楚国几乎是完全的分封,而秦国全部都是郡县,其他几国则存在既有分封又有郡县的情况。

“楚国因何而弱,诸位可想得明白?”李斯淡然而笑,环顾四周,“楚国,疆域万里,地广物博,人才精粹,本该是天下最强之国,却如盈亏之月,逐渐衰败。在座诸生皆饱读诗书,可有人能告诉我,到底为何?”

“皆因分封之故。”出乎意料的,对面阵营又冒出一个接话的。

荀门惊奇地望过去,对这个时刻有人跳反的现状,摸不着头脑。

“叔孙通!你在说什么?你到底是哪边的?”淳于越气急败坏。

“无论我是哪边的,都没有睁眼说瞎话的道理。”叔孙通穿着一丝不苟,瞧着像个老古板,但出口却如针锐利,“或者淳于兄以为楚国不是因此衰亡的,也请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否则便是欺惑愚众。”[4]

这人读过荀子的书?荀门马上意识到,因为最后这句话,明显化用自荀子。

这是一种再明显不过的撇清了,简直就是在扇淳于越巴掌,然后大大咧咧道:“我跟这货不是一个队的,麻烦不要误伤。”

儒家八门,果然乱得一塌糊涂,内部本身就达不成共识,才会在这种需要团结的时候,也团结不起来。

“正是如此。分封者,大臣太重,封君太众。长此以往,则上逼主而下虐民,必然贫国弱兵。[5]楚国衰亡的教训还不够吗?竟有人想重提分封?天下才刚刚安定,就想回到诸侯混战、几百年不得安宁的纷乱之中了?” W?a?n?g?阯?发?b?u?Y?e?ī????u?????n?2?????????????????

李斯言之凿凿,清晰明了,很是震慑了一些举棋不定的人。

“大、大概儒家喜欢……战争吧。”韩非冷幽默了一下,补了一刀。

“郡县也不见得没有缺点吧?”比起淳于越的脸红脖子粗,伏胜要情绪稳定得多,只淡淡地回了两句,“上令急如火,下应疲于命,一旦君失其道,主弱臣强,关中孤悬,外郡无藩卫之助,顷刻便能起兵反叛,彼时外族入侵,叛军四起,亡国也会更快些。”

这个话太重,李斯有点不好接,接了仿佛也不吉利。

但李世民无所谓,他朗声道:“君失其道,则国该亡,与分封或郡县,亦或郡国并行,有何相干呢?”

其实还是相干的,但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前面,也无人再去纠缠。

因为太子怡然起身,施施然从内室的屏风后面转到中间的厅堂中来了。

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6]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