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无羡慕地问:“你去过?”

“嗯,土耳其挺有意思的。”

老板娘看着海报:“我也觉得它很美,不过连它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会儿,全中国也没几个人知道,王雪娇笑道:“只要想去,总有机会去的。你们不是也讲究一生要去麦加一趟嘛,去麦加的时候顺便路过一下就好了嘛。”

在全国人民还没有普及“新马泰”概念的现在,青、疆就已经组织他们去麦加了,就是路线相当的迷惑:从乌鲁木齐集合出发,人先到北京然后再“技术经停”乌鲁木齐,再落巴基斯坦,最后到沙特,进麦加。

不过再过三年,也就是1995年,新疆就有了朝觐包机业务。

只要钱到位,七小时,乌鲁木齐直飞麦加。越夏朸木各

就是这个“到位”并不容易,这年头去一趟麦加,比买套房还贵,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倾尽几代人的积蓄,才能凑足。

老板娘点点头:“麦加,也很远哦起码要存到两万块才能去。”

王雪娇看着这小店并不大,跟她当初摆的小摊气质差不多,便问道:“你家里人是不是在别的地方还有店啊?开店好啊,手上的都是活钱,很快就能攒够了。在哪儿开的?我们可以去照顾照顾生意呀?”

老板娘对这个明艳善良的姑娘心生好感:“嗯,不过我的丈夫不是开小吃店的,他是开大车的。”

王雪娇感叹道:“货车司机啊,那是辛苦,好长时间才能回来一趟,路上安全吗?”

大货司机辛苦,但挣得也多,九十年代的大车司机只要能吃苦、脑子活,一个月一万多块不是问题,最大的威胁就是车匪路霸。

老板娘似乎对安全完全不在意:“安全,他们车队都有安全员押送的,带枪哩!”

带枪?王雪娇心念微动,又问道:“跑哪条线啊?”

“南方,那边的有钱人都喜欢吃我们这边的鸟肉。”

王雪娇故作好奇:“什么鸟肉?好吃吗?你这边有吗?”

“我这不卖,贵的很呢,这边的人吃不起。一只猫头鹰买进来就要五十块钱。”

王雪娇确认了猜想,脸上露出鄙视的表情:“猫头鹰?那东西能吃啊?想到那张脸就吃不下去。”

老板娘马上介绍:“能啊,广府那边非常喜欢吃了,听说那边的大酒店里,会把猫头鹰跟天麻炖在一起煮汤,能卖到一千块一份!还是那边人有钱啊,我们这边真的太穷了。”

说到一千块一份的时候,老板娘的双眼放光。

跟一千块一份的猫头鹰天麻汤相比,她这一块钱一碗的羊杂汤,什么时候才能挣到去麦加的路费。

旁边卖焜锅馍馍的老妇人听见了她们的对话,也是一脸羡慕,她那么大一个馍馍,也就卖两毛钱,虽然利润率挺高,就是一天也不可能卖上万个馍馍啊。

“要是我儿子也会打猎就好了,哎,他爷爷打得可准了,他一点没学会。”

王雪娇继续跟老板娘套话:“一千呀!这么贵,那你吃过没有啊?什么味儿啊?”

“没吃过。”老板娘摇摇头,“哪吃得起啊,你要是想吃,我让他带一只回来?”

“不用不用,带回来都不新鲜了,他们在哪儿打的啊?我直接去那边吃不就行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