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笑呵呵:“我知道你很急,你先别急。”
翻译员更急了,最近出的几次内鬼事件他也有所耳闻,他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就怕一腔热血不被认可,怕被当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急急分辩:“首长,你是不是不相信我!我家是三代都是党员!新疆解放的时候,我家几代人都上战场了,我太爷爷是给巴依老爷吊死的,我家跟他们有血海深仇……”
“哎,不是不相信你,是他们已经不重要了。”冯老语气悠然,从容不迫,“你先说说,昆仑密道是怎么回事。”
翻译员心中暗想,大首长就是大首长,听到这么大的事情都如此镇定,好像一切尽在掌握。
他看了一眼另一部电话,电话没挂,但也没有人说话,可能被这么大的计划吓着了,毕竟一次培训出六十支袭击头领,这在过去都是从未有过的大事。
如果六十处同时发生爆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翻译员定了定神,开始介绍:
所谓昆仑密道,其实就是古人走的路,一共有三条。
一条是穿过阿克赛钦的白石滩,这是最好走的,所以,政府果断把它修成了新藏公路,能走车队。
一条是所谓唐蕃古道,是吐蕃军队趁大唐内乱,抓紧时间吞了西域大半江山的好东西。
翻越克里雅山口,可以直达藏北羌塘,这条路险峻奇绝,冬天太冷有积雪,雪的厚度可能比成年男人还要高。夏天太热还有融雪形成的洪水,连牦牛都有可能被冲走。
清末有《西藏志》记载:“其路冬夏不可行,困难异常。”
还有一条就是翻译员说的,桑株古道,那里是塔里木绿洲的边缘。那里天气变化莫测,就算是盛夏,在河谷也会一会儿暴晒,气温四十度,一会儿鹅毛大雪,气温降到零下,不熟悉当地气候的人很可能就会死在那里。
只有在一个叫“三十里营房”的地方有部队驻扎,村子里没有部队,整个乡只有一千多人,而且主要是牧民。
牧民,就是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散落在山里各处的那种职业。
白天的村子里就只有几个女人和孩子,要是有大队的陌生男人路过,她们是不会出去围观、张望、搭讪的。
那里有一条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栈道,每年都有本地驮队往来于栈道,前往西藏或印度,对道路熟悉的人很多,只要花钱雇向导,外人也可以顺利往来于古道。
听着隔壁的人也离开了,王雪娇终于敢开口说话:“你们那里没有一对一的结亲活动吗?”
翻译员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在电话那头的是一个这么年轻的女声,与他想象的胡子拉碴的壮汉完全不一样。
这里的形势这么严峻,她一个汉人女子,是怎么成事的?
疑惑归疑惑,特别行动组会让她来,就说明她一定有过人之处。
翻译员问道:“什么是一对一结亲活动?”
别说他了,就连冯老都没听说过。
王雪娇解释道:“就是边境城市的干部,跟基层的百姓一对一结亲,每个月去探望一次两次三次这样子……了解思想动向,了解边境形式,如果有奇怪的人偷偷入境,也可以马上汇报……不都是这样的吗?”
翻译员和冯老都沉默了,翻译员缓缓开口:“有些地方有,大多数地方没有。”
有的地方是真的斗争形势严峻到不行了,才有一些安排,不过也不是陌生干部去结亲,而是本来就是亲戚,组织上把思想进步的那部分争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