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美国的可口可乐、来自加拿大的酒、来自中国的罐头,看标签应该是从美国倒了一手。

当然,物价也相当天秀。

写在牌子上的食物平均价格是国营店的二十倍。

这里的人是真的一个会说英语的都没有,王雪娇无法从他们嘴里打听出来粮食的产地,更没办法进一步的分析那个作孽的实验室在哪里。

顾客只有少量的本地人,其他的都是外国人,亚洲人居然也有几个,听口音是妈祖信徒,在这里开餐馆。

王雪娇叹为观止,在物资这么紧缺的地方,还能开餐馆,过于牛逼了。

她自然而然地跟她们搭上话,然后跟着她们一起去她们开的中餐馆点了两份蚵仔煎,还有沙茶面。

“真的跟国内的味道差不多唉~”王雪娇很满意,“这沙茶酱是你们自己做的?”

“哈哈哈,那怎么可能。”老板娘笑起来,“是从美国弄过来的,美国有好多中国过来的罐头,很便宜。”

“美国不是在制裁古巴吗?偷偷运过来的话,得多贵啊。”

“确实有点贵,有时候也会从墨西哥还有巴拿马走,价格跟从美国直接过来差不多,不过从美国过来快,绕道要多走好几天。”

王雪娇笑道:“你们运点吃的,跟运毒品一样麻烦啊,不对,毒品都比你们运粮容易一点。”

“没错!”老板娘抱怨。

王雪娇很好奇:“你们为什么会想在这里开餐馆,而不是去美国?”

“本来是想去的,出了一点事,就在旁边找地方,正好她爸爸以前跟古巴这边有点关系,我们就到这里来了。”

这几个老板娘是一家三口带他们家的隔壁邻居。

王雪娇还是很好奇:“这里穷成这样,生意好做吗?”

老板娘说了一句至理名言:“再富的地方都有穷人,再穷的地方都有富人。”

继续往下聊,王雪娇就理解她们的日子怎么能过下去了,她们的业务那是真广泛啊……

餐厅只是她们业务的其中一项,她们还有一栋楼,没有任何招牌,但其实是可以接待住宿的旅馆,旅馆提供的条件比国营旅馆好很多,住在里面的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

还有提供哈瓦那一日游的导游服务,哪里海明威曾经去过,哪里有过切·格瓦拉的事迹,她们都了如指掌。

对外国人提供换汇,对本国人提供买药、买各种生活急需商品。

王雪娇本以为老板娘说的谁的爹跟古巴有关系,指的是四五十年代留下的关系,没想到是更久远以前。

西班牙人殖民时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甘蔗采集和完成糖厂里的工作,于是,以吃苦耐劳而闻名的华人就来了,巅峰时期,古巴有十万华人。

后来,古巴突然决定取消私有化,钱也不能带出古巴,要是人死了,没有直系亲属,产业就会被没收。

中国人在国外打工的目标就是把钱往家里寄。

钱不能离开古巴,那还有什么意思。

于是,外面的华人也不愿意进来,古巴人也不想跟华人通婚。

华人人口从十万减到几百,这家的表妹的先祖实在是太能闯了,赚下好几栋楼,实在舍不得就此放弃,于是硬着头皮留下来。

一代一代下来,赶上美国制裁,全国经济都很差,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了。

这位妹妹的爹很有前途,跟怕惹事的华人不一样,他打小就是整个街区的孩子王,长大了总算消停了一些,不过身边的哥们儿朋友都不是什么善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