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个月之后, 时间来到1994年2月。

春节一过,斩鹞行动全面收网。

抓捕、审讯、整理证据、所有材料提交检方,对以沈天鹞为首的人贩子团伙提起公诉。

同时晏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抽调人手成立专案组, 倒查青石镇沈天鹞的保护伞:核查沈天鹞与运管、警方的资金往来、进一步深挖犯罪网, 整个青石镇的犯罪根系被连根拔起。

青石镇派出所所长被抓, 他的党羽全都落网,派出所里迎来一场大洗牌。一直默默奉献的江守信因提供线索有功,被提拔成派出所所长。

在这一场专案行动中,青石镇落马的官员有十人。沈天鹞团伙成员除首犯之外,还包括4名“运输组”成员、12名“拐带组”成员、36名“乞讨组”成员, 总共五十三人之多。

他们前前后后拐卖的儿童有六十七名,在沈天鹞老宅里挖出来的儿童骸骨有六具!

其团伙人数、拐卖儿童数量、虐待致死儿童数量全都创了湘省最高。此案被列为湘省1993年特大案, 公安部亲自派人督办,务必全面肃清、从严从快处理。

晏市公安局开了几次会议,全都是为了这个案子。

可以说,此案让市局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而最早为首犯沈天鹞心理画像的姜凌, 自然也就出了名。她提出的“三定侦查法”也被人口口相传,越传越神奇。

“你们知道吗?立大功的姜凌才21岁!”

“她能掐会算, 在黑板上随便画了几个符, 就算出了沈天鹞的名字。”

“一个警校本科生,学犯罪心理学, 却能算出首犯姓名、年龄、性格、工作经历,你说厉害不厉害?”

对此, 哪怕袁毅解释说沈天鹞的年龄、性格和工作经历全是他、应松茂和周瑾亮想出来的,也没人信他。

甚至还有人开袁毅的玩笑。

“你可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要不是有小姜同志帮忙,你现在还在审讯室里拍桌子骂娘咧。”

“你们打拐大队这次能够立功, 你得好好感谢人家姜凌。请客的时候记得把我们带上,大家都想看看你请来的大神长什么样。”

袁毅没奈何,只得捏着鼻子认了,拉着应松茂请姜凌、李振良吃饭。

一来,的确是姜凌在火车站把谢家燕、沈三壮他们抓获,才开启了这个大案的侦查;

二来,鹞子团伙组织严密、层级清晰,一旦有谁泄密,他的家人全都要遭殃,因此想从谢家燕嘴里听到实话,绝不可能。当初他通宵审讯一无所获,若不是姜凌和李振良过来帮忙,在青石镇发现线索,这个案子还真不好破。

当然,袁毅并不是嫉贤妒能的小人,大家越是夸姜凌,他越是高兴。

这说明啥?这说明自己慧眼识英雄!

你别说,国人爱酒局是有道理的。

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感觉大家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虽说姜凌、应松茂话少,但架不住李振良、袁毅话多啊,四个人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等到三月结案,市局举办了盛大的颁奖典礼。

大案特办,法院公开审理此案。

沈天鹞作为鹞子团伙头目,被处以死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