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振良感觉压力有点大。

《笔迹学》在派出所党群活动室里就摆着一本,但他平时根本没有看。那么厚一本书,一晚上看完,哪些是对交流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他完全一头雾水。

姜凌察觉到了他的窘迫,便耐心地教他:“如果字体倾斜得很厉害,代表她当时情绪激动或者不安稳。笔画深代表强调,笔画浅代表她不想提及或者刻意淡化。”

李振良的眼睛亮了起来。

姜凌道:“测谎编题最基本的要求是所编制的问话句型必须是被试人用‘是’或‘不’”来回答。例如,可以问‘你的家是在晏市吗?’,而不能问‘你家在哪?’所以笔迹研究……”

李振良顿时茅塞顿开:“所以笔迹研究相对简单,只需要针对应玉华写出的‘是’和‘不’进行笔迹对比,这样容易总结出规律,是不是?”

姜凌点了点头:“对,就是这样。你先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和玉华沟通时要迅速对笔迹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根据真假,我们再决定后续询问些什么问题。”

李振良重重点头:“是!”

这种有人带、有人提点的感觉,让李振良宛如回到学生时期,整个人的精神都振奋了起来。

给李振良布置完任务之后,姜凌看向目光炯炯的刘浩然:“浩然,你负责拟定问题。应玉华是聋哑人,心思敏感,再加上现在身心受创,怎么问、问什么,必须谨慎再谨慎。”

刘浩然响亮回答:“是!”

周伟见还没给自己布置任务,有点着急,插了句嘴:“那我呢?我做什么?”

姜凌道:“你负责守在病房外,避免外界干扰。”

一般来说,进行测谎时对室内环境有要求。

比如:房间不能太大,六平方米即可。另外,房间还得通风良好、温度适中、光线适当。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受外界干扰。

目前应玉华还在住院,不宜挪动位置,双人病房虽然大了点,但可以用帘子形成独立、安静空间,这些都没问题。唯有不被外界干扰这一点,需要认真注意。

医生查房、护士打针、家属探望、走廊喧哗……任何一个干扰因素都可能导致交流无法正常进行,因此需要有人守在病房外。

周伟没有因为这个任务不够专业而懈怠,站起身响亮回应:“是!”

姜凌抬手往下压了压:“不用站起来,大家随意些。分配好任务之后,我们四个一起来拟定问题。”

一听到拟问题,刘浩然发表自己的意见:“讯问时我们一般从姓名、年龄这些基本信息开始,但你要求只能回答是和不,那这样问就不合适。再加上应玉华是聋哑人,心思重,咱们是不是不要太严肃?”

李振良也表示同意:“对,我们这次去是帮助应玉华,又不是审问她,个人信息直接问应队就行,一开始聊天可以选择轻松一点的话题。”

周伟提议:“要不,从天气开始?”

刘浩然附和:“对啊,可以先聊聊天气,你看我们有时候见到熟人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会说,今天天气挺热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这话匣子不就一下子打开了吗?”

姜凌摇了摇头:“最好从她喜欢的事物入手,让她降低对警察问话的抗拒感。”

喜欢的事物?李振良忽然想到了什么:“花!”

姜凌微微一笑,自己的搭档李振良真是越来越聪明了。

李振良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建议很好:“如果说那黑衣小子是玉华的男朋友,那他一定懂得投其所好,探望病人时带一束花,这说明玉华喜欢花呀。”

姜凌肯定地点头:“好,那问题就从花开始。”

刘浩然道:“那咱们不如带一束花过去吧?现在是四月份,鲜花店的花不少呢。”

姜凌道:“行,那买花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和大伟了,钱归我出。”

刘浩然忙道:“只是一束花而已,哪里用得着你出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