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试点。

“事情办得不顺利?”严雪一看他那表情,就猜出了个七八分。

“嗯。”刘卫国跟严雪是老熟人了,也不见外,坐下自己倒了杯水喝,“被人给冒名顶替了。”

“冒名顶替了?”今年木耳会不好卖严雪有想过,顶替这个倒还真有些没想到。

刘卫国就把情况说了说,听得后面进来的郎月娥和郭长安也皱眉。

郭长安更是直接问:“是不是红石林场干的?”他们就跟红石林场最有过节。

刘卫国也不清楚,把自己记下那个名字一说,还真是红石林场的,红石林场培育基地那个负责人。

“上次他们还没长记性是吧?又整这恶心事儿。”郭长安脸色不太好看。

郎月娥同样,周文慧还担心起更多地方,问刘卫国:“镇供销社和林业局那边卖出去了吗?”

“镇上的几家都没事儿。”刘卫国说,“镇上我跑得勤,大家也都认识。”

估计不只是他,其他几家林场的供销社那边也看着眼熟,抢生意很难抢得过他们。

所以就把手伸向了县里,还搞出个冒名顶替这么恶心人的事儿。

郭长安实在觉得厌烦,“技术学得不咋地,整这些歪门邪道倒是来能耐。”

“世界上就是总有人舍本逐末,喜欢搞歪门邪道。”严雪倒是很平静,“先说说都卖了多少吧。”

刘卫国说了说,情况确实不理想,真这么下去,他们恐怕要到过年,才能卖出去去年那些斤。

而去年那批耳木今年迎来了丰收期,今年他们还种了新的,最少也能采收个8000斤以上。

“咱们县这点儿地方还是不够卖。”刘卫国说,“要不我去市里其他县跑跑?其他县咱们还没去过。”

“我估计望山林场和小金川林场应该去其他县卖了,他们打听过咱们的销售范围。”

严雪并不看好,就算没打听的,猜到他们在本县已经有了销售渠道,多半也会避开,像红石林场这种才是少数。

虽说要比东西的质量和名声,他们谁都不怕,但澄水就这几个林场,着实没必要非得在一个地方竞争。

“那要不直接去其他市?”刘卫国想了想,“水泉和阳城离咱这都挺近的,就是我都没去过,不知道能不能行。”

“车不太方便吧。”周文慧就是镇上长大的,清楚这些,“去这两个市都得倒好几次车。”

运输货物最怕的就是频繁换车,不仅浪费人力,还容易在装卸的过程中出现破损或者遗失。

这下刘卫国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其他人同样觉得棘手,刘卫国甚至道:“要是咱们自己有车就好了。”

“跃进车能装三吨半,解放车能装四吨多,咱们用得着吗?”严雪好笑。

“那万一呢?”刘卫国一直是个乐观性子,“我看咱这试点搞得好,早晚有一天能用上大卡车送货。”

这话众人爱听,虽说也知道还离得远呢,但依旧都露出了点笑容。

严雪等众人笑完,才倾倾身吸引来众人的注意力。

“我觉得我们哪个市都不用去,我们直接去省城。”她说。

众人一愣,显然都有些没有想到,毕竟和这两个市相比,省城实在有点远。

但紧接着周文慧就回过味儿来了,“镇上有直达省城的火车,不用倒车。”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