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曹操如今的一穷二白,尽在不言中。

“天子蒙尘,前路冥茫,”

因为不太好说其他人的坏话,曹操只是点到即止,

“若能寻一处驻地,召集有志之士,筹谋多年,兴许能有援护天子、匡世兴汉之日。”

重点:寻一处驻地。

他现在无处可去,只能在这危险的司隶暂居。

顾至精简地做完阅读理解,很想告诉曹操:不要怕,不用多久,你的强就来了。

一生要强的人,总会碰到适合他的强。

曹操命中注定的强,就是东郡。

依照历史轨迹,东郡会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被黑山贼暴打。刚当上东郡太守不足一年的王肱没有守卫的能力,直接退位让贤,让曹操成功地捡漏。

而在《大魏枭雄志》这本小说里,为了给故事增加可读性,作者为曹操的初期创业增添了许多磨难。

比如利用原主,策反曹操新招募的士兵,让他成为光杆司令的陶谦部下。

又比如……不久后在温县放了一把大火,害曹操差点失去所有部曲的李傕部下。

陶谦与李傕,这两人在小说中都和曹操有私仇,无时无刻不想着给曹操添堵。

陈宫的到来预示着这一场大火,同时也预示着……曹操的救星快来了。

——那个提前堪破危机,救了曹操与所有部曲的救星。

顾至在心中咬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荀彧,荀文若。

在史籍中璀璨一现,在小说中被落下无数高光,用浓墨重彩涂描智谋与容貌的曹魏谋臣,究竟是什么模样?

短暂的好奇如同微风荡起的水波,转瞬即逝。

见顾至沉默不言,曹操命侍从搬了几坛新酒,摆在墙边。

“光是饮酒,总归少了点乐趣。不如我们来行酒令,如何?”

顾至望了一眼案前的羹汤,一切尽在不言中。

奉酒的仆从接到曹操的眼神示意,麻利地撤下汤碗,清理桌案,奉上了一碗……清水。

“先生既然不能饮酒,那就以水代之。今日设了宴,总得让先生尽兴。”

什么尽兴,喝白开水喝个饱吗?

这句吐槽并没有被说出口。顾至正好渴了,拇指与中指捏着陶碗的边缘,仰头饮了几口。

心知曹操这是打定了主意要撬开顾至的口,曹昂无声一叹,敛袖起身。

“昂不胜酒力,愿为三位做令。”

令者,主持行酒之人。

曹操缓缓颔首。

他的长子曹昂,明目达聪,善察言观色,总是在恰当的时候为他解围,切合他的心意。

“今日,不猜拳,不作赋,只在限定时间内解开令者的难题。”

曹操看向顾至与夏侯惇,抬手,

“二位,请。”

侍从搬来了一口装满清水的瓦缸。

顾至瞥了眼直径比他手臂还长的瓦缸,心想,这一缸要是喝下去,直接水中毒。

但他没有拒绝曹操的提议。或许是无聊,或许是想早点结束这场乏味的试探,他默认了曹操的提议,与夏侯惇、曹操一同,等待曹昂的出令。

曹操和夏侯惇案前的酒卮被撤下,同样换上了巴掌大的陶碗。

“令一。”曹昂起身,执起酒勺。

酒勺顶端的兽首仰面向上,似在仔细倾听。

“河内并非久居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