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顾至听着两人的对谈,忽然开口:

“荀君知道戏志才在何处?”

荀彧答:“志才去岁在阳城养病,因董卓作乱,搬到平丘。只我与他数年未见,断了音讯……”

平丘县位于陈留郡。闻言,曹操当即笑道:

“倒是巧了,陈留太守张邈与我有旧,待我写一封尺素,让他帮忙寻上一寻。”

顾至故作疑惑:“可我怎么听说……戏志才前几日在东郡住着。”

荀彧没有询问顾至消息的来源,只是缓缓颔首,认真地回望:“敢问顾郎,可知志才现下在何处?”

“不知。倒是听驿舍的掌柜提了一嘴——戏志才曾提过‘温县’,兴许会来温县也不一定。”

曹操的视线在二人之间来回,沉吟不语。

坐在曹操身后,缄默已久的曹昂终于忍不住询问:“莫非先生也与荀君一样,与戏志才相识?”

顾至总不好说“戏志才好像认识‘我’,但‘我’不认识他”。

便只是似是而非地道:

“同为颍川人士,总会有所耳闻。”

曹操没有深究,决定两手都抓。

“一会儿我便写信,派人送往陈留。至于温县……也让一支小兵去那守着,若见到人,便将志才请过来。”

接下来有关粮草的探讨,顾至没有心思再听,径直起身。

他指着曹操桌案上的几卷竹简道:

“营中无聊,不知将军可否割爱,借一卷书予我?”

古代没有手机与电脑,也没有桌游卡牌,就只能靠着看书、睡觉、吃零嘴打发时间。

这几天他睡也睡烦了,吃也吃腻了,行军路上也没几样东西能入口,此刻看到曹操桌上的竹简,顿时来了兴致。

曹操取过最右边的一卷竹简,递给顾至:“此为《穆天子传》上册,你且拿去。若觉得有趣,想看中册与下册,再来我这取。”

《穆天子传》统共只有八千多字,还分上中下。

顾至第一次对古代竹简的记载效率有了深刻的理解。

虽然两三千字的东西只够他看五分钟,但有总比没有好。

何况,他以前所穿越的朝代都已发明了纸张,见不着竹简的身影,如今有机会看一看竹简制成的书,倒也别有意趣。

顾至抛开了对现代书籍与电子榨菜的怀念,接过厚且沉的竹简,道了声谢,掀帘而出。

他离开营帐,只走出一二十步,就瞥见东侧第八个营帐后方,正猫猫祟祟地蹲着好几个小孩。

粗略一看,是曹操与夏侯渊家的几个孩子。

夏侯渊家的老大老二都已取了大名,一个叫夏侯衡,一个叫夏侯霸,都到了幼学的年纪。

两人头上梳着两只总角,像是两只小山羊,一左一右地牵着年仅三岁的从妹。

夏侯衡往顾至的方向瞥了一眼,与曹家阿猊嚼耳朵:

“阿猊,这就是让你吃了大亏,害你挨骂,又被逼着敬酒的南冠之客?”

阿猊神色肃穆。对着比自己大四岁的从兄,他没有多少敬重,反而如同一个小大人一般,圆润的面颊紧紧皱着:

“不要多事。”

“蛤?你这小子,我可是为了替你出头。”

夏侯衡撇了撇嘴,再次将目光投向顾至,

“瞧着瘦瘦弱弱,普普通通,除了长得好了些,个子高了些,面白了些,年少了些,与谯县那些装腔作势的宾客也没什么不同。”

阿猊没有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