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昂,让他领着枣祗进城。

枣祗这边安排妥当,曹操回头去找曹仁与夏侯渊。

“枣将军,请。”

曹昂为枣祗引路,刚走到城门口,就听旁侧的枣祗忽然说了一句“稍待”。

枣祗调头就跑,跑到顾至、郭嘉二人的面前,对他们的疏离一无所觉:

“奉孝贤侄,志才贤侄,我先走了。回头请你们喝一杯,莫要推却。”

说完,他不等顾至二人回复,又一溜烟地跑回城门口。

“……我是不是年纪轻轻,就犯了耳聋的毛病。”

郭嘉转向顾至,打量着这张与戏志才毫无相似之处的脸,

“志才贤侄?”

“很显然,他认错了人。”顾至如此回道。

他与戏志才既不是亲兄弟,也不可能被错认长相。如果不是枣祗记忆错乱,那就只能说明,他身上的某个特殊物品让枣祗认错了人。

顾至当即想到了脖颈间挂着的玉坠。

莫非这玉坠,是戏志才的?

“倒是没想到,你兄长看着寡合,幼年之时竟如此有趣。”

郭嘉不知内情,只以为枣祗认错了两兄弟的样貌,悠悠感慨着,

“枣敬先此人,你别看他有模有样的,年轻时候是真的烦人。”

能让戏志才这种脾性都上手糊柿子,倒是可以想象他年轻时候有多么招小孩的厌烦。

不过……

顾至脑补着年幼缩水版的戏志才抓着柿子,忍无可忍的模样,竟觉得有些可爱。

“热闹看完了,赶紧回去吧。”

郭嘉伸手掩了个哈欠,

“今日起得太早,怪困的。”

三人回了城,在夏侯渊的宅邸前分道扬镳。

顾至在市肆附近闲逛了半日,买了一些看上去用得上,实际未必用得上的物品,打道回府。

他还记得昨日与荀彧“明天见”的约定……虽然也谈不上约定,却还是谨守着契约精神,到府衙去找荀彧。

荀彧正在府衙内办公。曹操拿下东郡后,为了方便治理,也为了安抚本土士人,他没有罢免其他官员的官职,只让荀彧担任别部司马之职,作为曹操的副手,掌控主要的军、政事务。

顾至到的时候,荀彧已经处理好所有公务处理,正在清洗毛笔与砚台。

听到门边传来的动静,荀彧侧首。天光从帘间照入,亮堂了屋舍,也让他的眼中映出顾至的倒影。

“听闻主公设了宴,为归来的将士接风洗尘,顾郎怎么未去?”

荀彧将洗净的笔、砚擦干,放回原处,拭去手中的水渍,几步走到门前,

“今日的汤药,可有按时饮了?”

“清早的已饮了。”

顾至拒绝回忆那又酸又涩的口感,扫了眼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的堂屋,反问,

“其他属官都去隔壁赴宴,文若为何没去?”

荀彧引他在席上坐下,温了一盏水,搁在案上,往顾至前方推了几寸。

“今日公务较多,处理不及,便多留了一会儿。”

见顾至没有回答赴宴的问题,荀彧便将此事略过,转而问道,

“顾郎可用过晡食?若还未用过,我让炳烛到后头准备汤饼,一起用些?”

顾至还没有吃晚饭,对于后面这个问题,他欣然应下。

汤饼,就是面片汤,类似于后世的刀削面。

等两碗汤饼端上来,顾至从旁边搬了一张空置的木案,与荀彧面前的这张并立,坐在他的身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