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我真的没事。”
手中握着的实感,让戏志才从莫名的恐惧中回神。
他听出了顾至话语中的宽慰,感受到了指尖传递的,微弱得近乎于无的温度。可正是如此,更让他恨极了笮融……更恨极了自己。
若只是轻伤,阿漻的血气岂会虚弱至此?
他总是来迟一步,每一回都是,每一回都迟了一步……
荀彧坐在茵席的另一侧,听着兄弟的二人的谈话,神色几度明灭。
未置其身,莫道长短。
他自小谨遵着这条诫言,唯独今日,因为关切而乱了分寸,与志才起了争执。
直到知晓了其中内情,他才想通了前因后果。
若那日他所探的脉象无误,顾郎所受的又何止是小伤?
志才定是知道了这一点,方才做出了那些看似反常的举措,不仅将细作交给了主公,还借端生事,不惜以身犯险。
“抱歉,志才,我……”
“是我口不择言,执拗刚戾,还请文若宽宥。”
戏志才截断荀彧的道歉之语,先一步表达了歉意。
他与文若曾是交心之友,可他这些年,心中存了太多恨意,自知与文若并非一路之人。在进入曹营的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有心疏远,时时避之,更是对自己的过去与病情避而不谈。
唯有一次,他托文若为阿漻送药,方才多说了两句。
“我欠文若诸多,难以尽述。”
顾至望着两边互相道歉,似乎重归于好的旧友,忽然很想向大公子借两颗梅干,往两人嘴里各丢一颗,以示庆祝。
他按下这个蠢蠢欲动的念头,忽然压低了声音,小声询问:
“阿兄给曹孟德送过一片尺牍?那尺牍上究竟写了什么,竟让他讳莫如深?”
戏志才没有立即回答,只是看向荀彧。
荀彧辨出了这一眼的含义,同样轻声道:“主公的父亲在琅琊国,琅琊国位于徐州境内。”
而陶谦是徐州牧。
不需要明说,顾至就领会了荀彧的未尽之意。
在原著中,陶谦杀了曹嵩,引来曹操的雷霆之怒,受到了极其可怖的报复。
这确实是能够激怒曹操的导火索。可曹操现在刚刚拿下东郡,势力微末,陶谦也尚未缺钱到眼红曹嵩的时候。
在这时候和曹操提这件事,有何作用?
“但凡布局,当提前埋下伏子。”
荀彧温声解释,极其自然地伸手,替顾至将一丝乱发拨到耳后,
“何况,这也算是忠于职责的提醒……”
作为臣属,自当尽心尽力地为主公避免祸患。
至于有没有另外的用意……
荀彧心思流转,还未想到更深处,忽然察觉到一道芒刺般的目光。
停在顾至耳边的食指微顿,荀彧转过头,正对上戏志才带着疑惑与审视的目光。
他面不改色地收回手,戏志才的视线始终如影随形,不曾离开。
顾至对荀彧的时时照顾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接受得颇为坦然。
他注意到戏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