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ū???ē?n?????????5?????ō???则?为?屾?寨?站?点

布置完这一切,他再次冷汗直下,踌躇地转向曹操:

“主公,云车已至……”

若敌军登上城楼,曹操就此遇险,他岂非成了加害主公的祸首?

曹操蹙眉盯着不远处的云梯,右手搭在剑柄上,迟迟不语。

见曹操对他的暗示无动于衷,守城校尉只得咬着牙,指挥守卫站在城墙的垛口前,做好对抗的准备。

在敌军气势如虹的喊杀声中,用来登城的马道附近忽然传来细微的动静。

曹操猛然看向马道口,在城墙的尽头见到了那几个游侠的身影。

除了为首的一人抱着一个密封的小坛,其余几人,怀中各抱着一只硕大的陶瓮,每个陶瓮上面都有封盖。

“幸不辱命。”

那几个陶瓮似乎极沉,游侠们抬得吃力,一上楼,就小心地将陶瓮放下,只有为首的那人抱着小坛,径直走向顾至。

在曹操如炬的注视中,顾至接过最前方的那一只小坛,递给守城校尉。

守城校尉错愕地瞪大眼,并不敢接,只征询地看向曹操。

曹操用眼神示意他接过,询问顾至:

“此为何物,当如何使用?”

“此乃锻石。”

锻石,石灰也。

听闻灵帝时期的杨璇曾使用此物,在作战中迷了贼人的眼,以此获胜。距今亦不过十年的光景。

不需要顾至再做解释,曹操已领会了此物的用法。

他命令守城校尉做好准备,等敌军开始攀爬云梯,就将坛中的粉末洒下去。

“慢些洒,注意风向,莫要迷了自己的眼。”

守城校尉郑重地应下,抱着陶坛站在城垛边,两手收得极紧。

曹操将目光转向另外几个更加硕大的陶瓮:

“明远,这些又是何物?”

第110章 退敌

“此乃‘石漆’。”顾至接过其中一个陶瓮, 打开封盖。

不明液体在翁中晃荡,在火光下辨不清颜色。

“石漆?”

曹操面露疑色,将手伸入瓮中, 以食指沾了少许液体,在指腹间捻了两下。

触感粘稠,像是某种方膏。

顾至倾斜瓮身,将瓮中略显粘稠的液体倒在挨着城墙的云梯上。

“《汉书》记载,‘上郡高奴县, 有洧水,肥可燃[1]’,正是此物。”

石漆, 正是晋代人对石油的称谓。关于石油的记载, 最早大约可追溯到班固的《汉书》。

《汉书》中的洧水是并州上郡的河流, 与宛城的洧水不是同一条。

提起《汉书》, 曹操终于露出恍然之色。

班兰台的作品,他确实读过。对于《汉书》中的《地理志》,曹操印象颇深, 对这“肥可燃”的水上之物更是记忆深刻。

年轻的时候,曹操因为一些缘由, 在上郡待过数月, 特地寻过这“可燃”的洧水, 却始终未能找到。

他便以为这“可燃之水”与《大荒经》一样,大抵是不经之谈,又或者是洧水偶然出现的异象, 难以再见。没想到竟在今夜见到了它的真面目。

“明远从洧水取了这么几大瓮?”

这个问题刚问出口,就被曹操否决。

上郡距离南郡颇远,中间隔了司隶, 顾至这一路又没有携带大件的行囊,这些“可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