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总是不嫌多的。不管曹操收拢了多少心腹,总会有一些重要的岗位没有排上他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
现在,曹操只是堪堪将自己信任的人与得用的人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其他官职都排给了各州的世家豪族,甚至顾不上汉朝选官的回避制度。这虽然是权宜之计,却也让曹操悬着一颗心,时时念着。
顾至看出了曹操的矛盾,心想,难怪曹操会时常头痛。
他不但要操心他的宏图霸业,还要每天关注着萝卜坑上的萝卜分布得是否合理,有没有萝卜长得像甜菜,萝卜有没有可能从地里跳起来造反,总是想得这么深,这能不头痛吗?
顾至径直出言:“陈公台不愿留下,主公何必强求?”
说白了,曹操并不是非要陈宫不可,陈宫的治郡之才也并非不可替代。
曹操对于陈宫,除了要借助他在兖州的人脉管理兖州,更多的,应当是政治走秀,以及被叛离的不服。
他如果能重新收拢陈宫,就能证明当初是陈宫自己走了眼,错投吕布,而不是他曹操行事有失,逼走了帐中的文臣。
而曹操既往不咎的举措,又能向其他文武之才展现他的胸襟,展现他的宽容,一如原著中,即使张绣害死了他的长子曹昂,曹操仍“宽宏大量”地接纳了张绣。
“此事虽‘一举多得’,但隐患重重。若强行咬下无法捕获的猎物,怕是会崩断大牙。”
顾至神色肃然。
他不想陈宫因为曹操可有可无的私心而丢了性命。
不说他与陈宫也算是有些交情,无法对此坐实不理,就算只是为了试着改变“既定的命运”,他也该尝试着救下陈宫。
“若主公想既往不咎,以示宽厚,不如放陈公台自由,任他离去。”
这番提议让曹操沉默不语,浓眉紧锁。
见此,荀彧亦开口劝道:
“公台性烈,眼中揉不得沙。他本就不能接受兖州的变革,又因为许汜的缘故,得知了主公谋取兖州的打算。以公台的脾性,绝不会为了求全性命而违背本意,留在主公身侧。”
见曹操仍然沉吟不语,似乎没有打消心中的念头,顾至想起他在原著后期一意孤行,枉顾荀彧等人的劝诫,先后逼杀崔琰、毛玠等功臣的举措,心中一冷。
他想着无声且漆黑的梦境,想着竹简上的记载,想着荀彧的“心结”,语气也随着心中的寒意冷了下来。
“若陈宫迟迟不肯归顺,主公莫非当真要杀了陈宫?”
此言一出,坐在他左侧的郭嘉投来诧异的目光。
顾至此刻的反应与往常大不相同,显得有些激烈,亦有几分躁动。
郭嘉不知道他为何如此着恼,正要帮忙遮掩,另一旁的荀彧已先一步出言。
“兴许袁绍早就知道主公不会杀害公台,故设下此计。”
借着云袖的遮挡,荀彧轻扯顾至的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方才,公台一心求死,若主公逼得过紧……”
曹操也想起刚才陈宫那慷慨激昂,悍不畏死的模样,不得不重新审视袁绍的用意。
他与袁绍从小一同长大,对彼此甚是了解。袁绍必不可能想到这种计谋,可他的身边,同样聚焦着众多人才。
哪怕袁绍无法尽其所用,也能通过一鳞半爪的点拨,凭借着对他的了解,设下这个陷阱。
想到这,曹操不得不重新衡量利益与风险,过了许久,方才幽幽长叹:
“是我与公台无缘。”
他心中仍存着几分不甘心,想要再问陈宫一问。
他派人将陈宫重新请入帐中。
“公台仿佛对我存着些许误解,”
曹操起身朝陈宫行了一礼,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