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阿漻可还记得,你与仲豫阿兄说的那些话?”

虽并未明说是哪些话,但能让荀彧特意提及的,唯有他单独拜访荀悦的那一次。

“记得。”

这些年,顾至从有事瞒着荀彧,他拜访荀悦那一日的始末,也早已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枕边人。

“正如阿漻所说,”荀彧将他带到屏风后头,来到另一侧的竹架旁,

“‘若一人之力有限,那就集千万人之力;若十年难以达成愿景,那就奋争百年,千年。’纵我有生之年,见不到乘载万人的巨舟,亦有后人一同,栽种松乔,点燃炬火。”

或许中途几多艰难,几多险阻,可不管何时,不管横跨百年、千年,终将会有繁星聚集,为了公义、公正,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坚守。

将灭未灭的灯光左右浮动,素白的指节拂过竹架,落在一只上了锁的铜匣上。

夜色渐浓。

顾至与荀彧带着铜匣回到榻前,挨着头,一起翻看十多年前写下的书信。

一封封缣帛,藏在黄檀木匣的里侧,崭新如初。

这不是顾至第一次回看这些书信,却是第一次,因为荀彧刚才的剖白,而领会这些信的心意。

“文若当年提议我一同写信,莫非是为了……‘以备万一’?”

荀彧曾一度因为终局而忧虑,甚至隐晦地提出最糟的可能,让他“莫要强求”,这被寄托了二十年期许的书信,显然不是荀彧为自己而写。

“那时,我担心阿漻会因为……而心伤。”

荀彧抬手,用指腹捻过柔顺的丝帛,凝视着上方清晰如初的墨迹,“只是后来,每当我茫然自失,翻阅这些书信,便抚平了焦灼,不再惶遽。”

顾至望着缣帛上那些熟悉的字迹,抓紧身侧的手。

“文若。”

他轻声提议。

“我们告几日的假,到别处看看。”

荀彧将缣帛收好,将他揽入怀中:“阿漻想要前往何处?”

“颍川,东郡,冀州各地,青州……”

顾至几乎将十三州都报了一遍,荀彧耐心地听着,轻抚他的鬓角。

“好。”

……

一夜好眠。

顾至照着往常的作息醒来,与枕边人温存了片刻,找来炳烛,一起把曹昂送的神秘礼物打包,用板车拉到郭祭酒的家中。

而后,他前往司空府,准备向曹操讨要假期。

哪知,刚进入正堂,就看到一只头风病复发,正瘫在床上叹气的曹操。

第164章 宗法

瞧见顾至, 曹操支起身,将掉落的防风布拾起,重新系在额前。

“明远怎么不在家中享受宴尔之乐, 一大早就来孤这儿?”

顾至在榻边坐下,盯着曹操头上被汗水浸湿的布条:“不知主公身子不适,竟贸然打扰。”

“与明远无尤,是孤昨晚起夜时吹了风,”曹操捂着额叹了一声, “这头风病来势汹汹,倒是烦人得很。”

顾至没有接话,他知道曹操有未尽之语。果不其然, 在短暂的停顿后, 曹操再次叹了一声。

“孤大约是老了, 这些时日总是想起过去的事。”

顾至随口道:“主公还不到花甲之年, 何来‘老了’一说?”

“自古以来,能活到七十者寥寥可数。孤今年已五十又九,即便长寿些, 也不过还有十年的寿数。”

顾至吃不准曹操这段话的用意,不知道他是因为迟暮的衰老而感慨, 还是另有玄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