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扶茵迎上去把人打探了一圈,见她身上的衣衫还是昨日那身,但头上的发髻不见了,问道:“娘子,您的玉钗呢?”

钱铜忘了这桩。

算了,下回再去找,再说这点损失不要也罢。

钱铜吩咐扶茵一道上了马车,周围无人了,钱铜才缓缓地展开唇角,冲扶茵一笑,“明日咱们就可以开采盐田了。”

扶茵一愣,不太明白,“盐场大公子不是早就给了娘子?”

钱铜看她一眼,无奈道:“叫你别天天只顾着与阿金两人拼武力,多吃点核桃,凭脑子赢他,你偏不听。”

扶茵知道自己被骂了,挠了挠头,嘀咕道:“娘子知道的,奴婢最不喜欢吃核桃。”

钱铜:“......”

钱铜无可救药地看了她一眼,不再打算对牛弹琴。

不知道她今日何时才会出来,马车内扶茵没有准备冰,午后的日头最毒,热气盘旋在马车顶上烧了几个时辰,此时人坐在内,如同身处蒸笼。

扶茵挂起两边窗帘,让徐风吹进来,手里的扇子也没停,对着钱铜一下一下地扇着。

心静自然凉,钱铜头靠着马车壁,闭目养神。

可抵不住脑子里兴奋。

宋世子并非不通情理之人,她帮他拿到了运河,他也给了她丰厚的回报。

陛下当年带着一支草鞋军,打到京城,那些跟着他的部下亲信,大多在他还未登基之前,便葬送在了战争之中,至此成了皇帝的一块心病。

发誓要厚葬为国捐躯的英雄。

可刚登基的皇帝一贫如洗,别说厚葬,连跟着他活下来的旧人,都没东西奖赏。

大虞在十年战乱之中早已千疮百孔。

什么人干什么事,皇帝能打仗,但他不会经商,想要快速地修复民生,还是得靠着这些满脑子铜臭味的商户,是以,皇帝为他们提供五年的和平,以发展民生为先,任由地方富商崛起,目的便是让这些商户带动经济复苏。

这五年,并非他腾不开手来找当年的四大家算账,而在故意放任其壮大。

五年的时间,他的兵马早已储备充足,而扬州也如他所愿,成了大虞第一个商贸崛起的都城。

该是他来收割的时候了。

这时朴家给的东西,谁敢要?何况还是盐田,将来扬州所有的盐业早晚都会回到朝廷手里。 w?a?n?g?阯?F?a?布?y?e?ⅰ?????????n?②?????????.??????

运河开通对朝廷的好处,远远超出了朴大夫人所想。

海盐在产量和品质上,早超过了井盐,因运河堵塞,扬州这一片的海盐出不去,每年产多少输出去多少,全凭朴家和平昌王说了算。

一旦开通了运河,扬州必会成为大虞第一大盐城。

朴夫人能应下运河,是她也看到了这些好处,皇帝想从内陆到沿海,而朴家又何尝不想从沿海走到内陆?

可货船能进,朝廷的马兵也能进,那日宋世子曾对她说,她养的那点人手在真正的兵马前面,不堪一击。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B?u?Y?e?不?是?i?f?????ě?n??????Ⅱ?5?????????则?为?屾?寨?佔?点

商如何能与官斗,王如何与皇斗?

朝廷会有属于自己的盐运司,而她是与朝廷合作的第一个盐商,说她乃大虞朝廷商业上的一朝元老也不为过。

茶楼,她有朝廷的应允。

布匹,她有朝廷的凭文。

盐,她钱家的盐,乃官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