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继续卖了一阵凉茶,另一边宋长叙还是在盘龙殿当差。
他除了记下平景帝的事外,朝中大臣说话就不必再记下了。这回就是户部尚书解意远来找平景帝说话。
今天早朝上也说了,永州是夏雨冲毁了河堤,还有一个幽州又发生的干旱,两处都需要赈灾。古代的交通不好,这两封八百里加急到了皇城,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遭难。
天灾是什么都无法改变。
解意远出来时,宋长叙向他见礼。两个人没有说什么,解意远就急冲冲的离开了。
宋长叙进了盘龙殿,平景帝还皱着眉头,国库在先帝时就已经亏空了,他上位后,权力攥在萧太后手里。萧家倒是油水越来越多了,宁兴朝的亏空没有弥补。
上一任户部尚书是萧家的人,解意远是他上位后提拔的。
外戚干政,罔顾皇权,人臣非人臣,人主非人主。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ⅰ????ū???€?n?????????5?????????则?为?山?寨?站?点
巧妇无米之炊,国库里没银子,哪里却都要银子。宫里也要节俭着度日。
平景帝批了一会儿奏折,宋长叙低头不语。
“宋爱卿,国库没有银钱,你有什么好办法?”平景帝心烦,故此问政宋长叙。
若是提高税收,除了田地税跟人头税,还有各种苛捐杂税,再加上去,也没什么用。更何况,目前他不想再增加百姓的负担。
解意远的办法就是增税,苦一苦百姓。若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平景帝也只好加税了,到时候再减税就好了。
加税容易,减税就不容易了。到时候尝到了甜处,哪会舍得手里的钱。
宋长叙在这一刻从未清楚的认识到,他说的话会影响到千万百姓。
政令从皇宫发至全朝,他的话可以影响皇帝。
这一刻他身上好像背负了无形的重山,有一只眼睛在盯着他看,他的身上缠上了丝线,那是命运的回眸。
命运的风暴,在他面前呼啸而过。一个选择会引起无数的选择不同,命运就是牵一发动全身。
平景帝等着他的回答。
他又该做出什么回答。
接受自己的平庸,渺小,不去逞英雄。他是新科状元,但他在朝堂上只是一个从六品没有实权的修撰。
他有家,有爱的人,不想卷入危险,不想成为一个孤臣,不想做皇帝的刀,他只想平稳的走下去。
哪怕这刀可以劈开王朝的腐败,哪怕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哪怕他有机会建言献策。
当下。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当下。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这个当下还有无数的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
宋长叙拱手:“臣有一计。”
作者有话说: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杜甫
第67章 计策
平景帝看向宋长叙。
宋长叙:“一开矿征税。山泽之利,归于陛下。陛下赏赐给朝中贵族,皇室,今宜明定矿律,凡开矿者必先输税于官,依矿之产,税之等而征之。如此,则矿利而不泄于私,税入可充于公也。”
平景帝眼中惊诧,心中记下。
“二盐铁整饬。盐铁之利,国之重务。然今有司多窃其权,私相走漏,以致国帑虚耗。宜严申法令,凡有私贩盐铁者,以重典治之。其有贪墨败露者,即行抄没,家财悉归国库,以儆效尤。如此,则盐铁之利可复,而私贩之风可息矣。
三海运海税。宁兴朝海运通达,商贾云集。宜改革漕运旧制,规整漕法,严选廉能之吏以掌其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