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国王室五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六国侯爵官宦将领三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六国平民庶民一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

老秦人一片欢欣鼓舞,六国遗民也赞美陛下的宽容,嬴政自觉无遗漏之处,转头就收到了刘季的报名。

嬴政深知此人之才,一时之间颇为头疼。

秦汉两朝的第一场科举,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宋明两朝的女子,其实也在蠢蠢欲动。

越靠后的朝代,改革起来越复杂,牵扯到的利益群体越多,好在赵匡胤和朱元璋都不缺魄力,为了避免“圆明园”的惨剧,为了世界地图上的矿产良种,为了后世的种种神奇之物,他们坚定不移地抬高了“天幕五科”的地位。

但面对企图“染指”科举的女子们,两人的态度就有些微妙了。

赵匡胤最开始是有些犹疑的,本以为臣子们又会像之前反对立皇太女一样抗拒,但没想到朝会之上,赞成者的声音竟然更大。

这种情况也很好解释。

毕竟在这方面固执己见的人,早就已经死于赵匡胤的铡刀之下了。

五代十国终究在汉人身上留下了印记,剩下的这些人或是只在意江山社稷者,又或是只在意自身利益者。

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的上司和同事是男是女,只要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行了。

这也是赵匡胤想要的局面。

教授皇太女的几位先生,以及太女太傅、太女少傅都是被他赶鸭子上架的大臣,赵匡胤本以为他们要“摆烂”很长时间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没想到这才过去几月有余,他们就已经开始齐心协力,为势单力薄的皇太女谋取利益了。

而明朝这边,昌黎县中,年幼的马蓬瀛正在跟随父亲一同学习天文历法。

初得知“天幕五科”加入科举时,一家人俱欢欣鼓舞。

马蓬瀛之父在算学一道上颇有天赋,但“明算”这一科在宋时便已删去,本朝更是只设“进士科”。

这段时间算学因天幕而崛起,如今朝廷总算是把它落到实处了。

但当在这一道天赋更胜于他的女儿问出“我能不能也去参加‘数算’这一科的科举”时,这对父母都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本朝有一套完整的女官选任制度,一是从民间选取品貌端正、知书达礼、才德兼备的未婚女子充任,二是从宫女之中选取精明强干者充任。

天幕尚未出现前,有志向的女子大多会走上这条道路。

第80章 命运无情,视频掉马 在刘彻眼里,明女……

哪怕在宫中会受到严格的控制, 哪怕无法成婚无法生子,甚至有可能会老死在深宫之中,但她们有了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 也有了可以青史留名的机会。

但天幕出现了。

按照历史原本的走向, 马蓬瀛未来也会成为一位女官,她在算学、天文历法学上的才华将得到上位者的认可,有品级,有俸禄, 甚至能为皇太孙朱允炆讲学。

朱棣登基后, 马蓬瀛还会被二召进宫,屡获赏赐, 两代帝王青眼相加,谁人不艳羡?

如今的马蓬瀛就不会艳羡。

当女子们从天幕中得知后世女子也能做官,不是困居于内廷的女官, 而是台面上、史书里挥斥方遒的朝廷大官, 她们就很难再说服自己认命了。

但,命运就是那么无情。

她们的皇帝朱元璋, 是一位完全不容许任何忤逆的君主。

若是他铁了心不允许女子科举,任何人的阻拦与劝说都无济于事。

在这方面, 马皇后一直深有心得,先前和朱元璋的两次交锋, 既利用了相伴多年的夫妻情分, 又倚仗了天幕之势。

如今“系统”的去意如此明显,她也摸不准朱重八对女子参与科举一事究竟有什么考量。

开始学习行测后, 明月惊喜地发现,常识题中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