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去扶了一把,“不必多礼,时隔两载,多亏将军驻守边关,朕方能安心高枕。”

周祺起身后,面上也浮现一丝感慨,没想到时间过得如此快,陛下的宏愿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

“如今天下太平,都是陛下之功,臣只是做了该做之事。”

他原本都已经做好了进长安清君侧除逆党的准备,却不想公主自己已经稳住了朝臣,还顺利继位,纵有乱党,也迅速解决。

这两年他远在边关也听闻了陛下施行的种种法令,亦如当初公主与他所言,公主从未背离初心,他的选择亦没有错。

“如今何谈天下太平。”李宝儿淡淡一笑,“唯有百姓们都安居乐业,不再受饥饿之苦,届时再谈太平也不迟。”

见陛下依旧心系民生,周祺神色严肃,“陛下过于谦逊,臣一路回长安,途经多地,发现百姓们生计已经得到许大改善,官吏们也不再明目张胆欺压百姓,反而有了畏惧,这都是陛下之功,纵然依旧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肃清那些不正之风也是迟早之事。”

李宝儿拍了拍他肩没有说话,而是来到软榻前坐下,又倒了两杯茶。

周祺不敢落座,反而有些欲言又止,“臣此次回京还有一愿,就是想去拜祭先帝。”

先帝待他有恩,且驾崩太快,他纵然悲痛也不敢擅离职守,如今回到长安,岂能不去拜祭,那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李宝儿笑了笑,“这是自然,将军一路辛劳,可先行回府与亲眷团聚。”

见陛下并无怒色,周祺也稍微放下心,随后才拱手告退。

先帝的做法他无权置喙,也许这都是命,若是峥公子没有出意外,他兴许也不会寄希望于公主,事实证明公主不比任何人差,无论是胆魄与手腕都远胜常人,这也让他心中对先帝的愧疚稍减。

只要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社稷有明主,纵然他对不起先帝信任,那也只能死后再去向先帝赔罪了。

可直到刚回府,后脚他就接到了宫里来的封赏圣旨,陛下竟封他为骠骑大将军,赏赐如流水,就连夫人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如此重赏,令他无所适从。

他追随陛下绝非为了加官进爵,可既是陛下赏赐,他也没有拒绝之理,只有站的更高,他才能替百姓做更多的事。

李宝儿翌日就收到了禀报,称周祺去了皇陵,待了足足两个时辰才出来。

毕竟曾经一同出生入死,如今父皇已逝,周祺所有感念也属正常,父皇把每个人都看的透透的,可人心会变,有时不仅仅是为了利,也可以是其他,没有人会从始至终的走在原来的路上。

年关宫宴,君臣共饮,周祺被人围着喝了许多,但这些人酒量太差,最后他还是寻到王群多喝了几壶。

若不是亲自回来,他都不敢相信这是长安,往日总有数不尽的人邀他喝酒,各种贺礼目不暇接,而今他回长安多日,竟无一人邀他去酒楼,前来拜访的人虽多,带的都是些薄礼,这让他极其恍惚,朝中何时有了这种清正之风。

宫宴上嘈杂声不绝于耳,王群笑着给他倒酒,又悄悄凑过脑袋,“陛下不喜那等歪风邪气,他们哪里还敢明目张胆,纵然也有,可相较以往少了许多,重刑之下,哪有莽夫?”

周祺颇为感慨的拍拍他肩,“陛下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君主,此乃百姓之福。”

“这也得多亏了周将军,当初若不是你派人护送,王后与陛下也无法顺利回长安,你是功臣,来喝一杯。”王群二话不说一饮而尽。

周祺大笑着也没有含糊,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王兄此言差矣,当时姚愠途中屡次派人暗杀王后,若非你相信,我恐怕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不说了说了,都过去了。”王群摇摇头,“此次回长安,你可要多留一阵。”

闻言,周祺看了看四周歌舞升平的场景,反而低下头,“不了,如今见朝中这番景象,我也该回边关才对,为臣者岂能忘记自身职责。”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