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维尔通亨搭档的则是老中卫加拉,首发左边后卫诺顿,右边后卫凯尔沃克。

中场方面,赫德尔斯通和桑德罗居中拖后,左边前卫贝尔,右边前卫列侬。

夏窗从曼城引入的阿德巴约和迪福搭档组成双前锋。

热刺夏窗花费600万英镑从富勒姆引入的美国前腰邓普西这场比赛则是坐上了替补席。

博阿斯的排兵布阵还是相当务实的,这场比赛他压根就不想和阿森纳比拼中场的控制能力,而是摆明了就要打两翼的快速反击。

中场中路的赫德尔斯通和桑德罗都是身高马大的后腰,两人的居中拖后有利于热刺增强球队的中路对抗以及拦截强度。

但这样的首发安排也就牺牲了中场中路的进攻组织能力。

这个时候,衔接前后场,持球推进并给锋线球员输送炮弹的任务自然就由两翼的贝尔和列侬来承担了。

博阿斯想得很明白,热刺没法和如今的阿森纳在中场拼技术,那不如就主动交出进攻权,然后利用阿森纳的大举压上来打阿森纳防线身后。

这不是他喜欢的一套战术打法,但却很适合现在的热刺,贝尔和列侬也都能在这样的战术中找到更多的发挥空间。

但他想象中阿森纳在比赛开场后就大举前压,把单薄的后防露出来的场面却并没有出现。

相比起上一轮联赛对富勒姆的大举围攻,这场比赛阿森纳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稳步推进,耐心的进行进攻渗透。

贝尔的威胁还是太大了,如今每一支遇上热刺的球队都会优先考虑如何限制贝尔的发挥,阿森纳自然也不例外。

李睿在赛前就自告奋勇的向教练组提议,由自己和图拉朗或者是萨尼亚一起来包夹贝尔。

反正他上赛季也和贝尔对过位,交过手。

他在那场比赛中是被贝尔给突爆了,但终归也知道该怎样让贝尔踢得难受,心态也不会出现问题。

不过温格最终还是拒绝了他的战术建议。

或者说,温格并不觉得对上如今的热刺还需要做到牺牲李睿的战术程度。

热刺能和切尔西相比吗?

人家切尔西是真正的能做到两翼齐飞,前场有足足三名能拿球制造威胁的天赋型球员。

所以在那场比赛里,温格被迫选择了牺牲李睿的进攻能力,让他先摁住马塔的发挥,进而再针对阿扎尔。

不摁住马塔的话,切尔西的双核一起发挥,进攻威胁可就是1+1>2的效果了。

但热刺呢?

他们就只有一个贝尔,列侬的发挥并不稳定,和阿扎尔相比更是差远了。

所以先正常的限制贝尔发挥就行。

列侬的比赛状态神一场鬼一场的,表现好的时候也不见得就能和贝尔默契联动起来。

阿森纳这边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战术换位,就能在限制干扰贝尔发挥的同时也不需要再牺牲李睿的进攻威胁。

于是这场比赛开打后不久,李睿就去了左路,热尔维尼奥则是来到了右路。

温格也不需要热尔维尼奥在防守端出多大的力气,只要用他的灵活和速度勉强去干扰贝尔的拿球推进就行。

相比之下的话,今天李睿所在的左路自然就成了阿森纳进攻的主要发起点。

博阿斯布置的首发站位以及防守战术在理论上来讲其实真算不错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