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锅里冒出滋滋的响声后,厨师加入大葱,进一步煎出香味。随后是加入白糖,加入酱汁,就可以在锅里煎肉了。
柳玥之前只吃过一锅煮的寿喜烧,现在她知道了,那种叫“寿喜锅”,也就是关东风的shabu shabu,而煎锅做法才是“寿喜烧”,也就是关西风的sukiyaki。
寿喜烧吃的和牛也很有讲究,并不是最出名的神户牛肉,而是鹿儿岛和牛。厨师还给她分享了一个冷知识,他说神户产的牛肉,都是把鹿儿岛的小牛崽买回去,在神户那边养大。
柳玥好奇追问这是真的吗,厨师说,这也是他从朋友那里听来的。
额……没事,就当个八卦听听得了。
不过日本的和牛确实很讲究,每只和牛都有血统认证,精细饲养,它们甚至还有全程实名登记,饲养员还要给牛调控情绪,给它们放音乐,做按摩,让脂肪沉积得更加均匀。
厨师:“和牛的入口即化,是靠脂肪熔点更低来做到的。日本黑毛和牛的脂肪熔点是28度,澳洲和牛熔点通常在35度以上,肯定要咀嚼才能尝出味道,在这方面就差了一大截,价格自然天差地别。”
原来如此!难怪很多餐厅卖的都是澳洲和牛,很少有见过日本和牛的。
寿喜烧的牛肉通常要裹上生鸡蛋液,柳玥尝了一口,口感简直封神。
在厨师的极力推荐下,她还首次尝试了A5和牛刺身——生吃牛肉对她来说真是头一回。
柳玥只尝了一点点,但入口的感觉超乎她意料。并没有她想象中的膻味,反而是奶香和坚果香,她特意在舌尖出抿了一会,果然感觉到油脂的香气在她嘴里弥漫,牛肉似乎在缓慢散开。
“好吃诶。”柳玥非常满意,这次是一大口。
她和桑羽各吃了两块和牛后,煎锅就停工了,厨师问她是要继续煎牛肉,还是往里面加入汤汁,做成涮锅。
柳玥让他先停手,和牛确实很美味,但它特别甜,再吃就容易腻了。做成涮锅更是大可不必,除了牛肉,寿喜锅煮任何东西都不好吃,说是加汤,其实就和加糖浆差不多。
如果想要甜味的锅底,柳玥更倾向于椰子鸡,这种清甜味道更适合涮菜。
虽然它叫椰子鸡,但它不是海南人发明的,它可是深圳本地特产呢!
不过,也许是因为椰子鸡、牛油锅和番茄锅的味道太常见了,这几个锅底涮出来的食物确实是好吃的,但没让柳玥感觉到特别惊喜,只能说正常发挥。
不知不觉间,她对食物口味的要求被拔高了。
白酸汤倒是给柳玥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她把这归结于新鲜感,她之前都没吃过正宗酸味火锅,很多锅底说是酸辣,但还是以辣为主。
但这个白酸汤是真的酸,柳玥认为它和花节虾是绝配,虾肉自带鲜甜口感,能实现完美中和。
所以,今晚涮海鲜的主力锅是粥水和花胶鸡,几乎所有食材都是各下一半。
象拔蚌、鲍鱼等食材,本身没什么味道,吃得就是汤汁味和口感,不过柳玥觉得很新鲜,因此体验感不错。
对了,餐桌上那只超级大的帝王蟹,是厨师在她面前拆解完成的。
蟹腿用来涮火锅,蟹壳里倒入蛋液和蟹黄,做成蒸蛋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